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90字。

  方山子传
  教学目标:
  1、运用推断法,弄懂词意,疏通文句;
  2、学习文章通过言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3、理解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对方山子及其同类人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
  深层理解打动作者苏轼的方山子之“异”的内涵。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推断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导入新课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意思是“那风本没有雄和雌的差异,可人却有得志和不得志的区别。”那么,假如人生“不遇”,生命该如何取向?方山子有一份答卷,而这份答卷深深地感动了大文豪苏轼。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是怎样的一份答卷。
  一、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指导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字音:
  少shào时  著zhuó帽  见xiàn于眉间 阳yáng狂 傥tǎng见之
  句读:
  (1)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2)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3)方山子/怒马独出
  语气:
  (以第二段为例)
  (1)写和方山子意外相遇,所以总的语气应是惊喜。
  (2)饱含惊喜的具体词句
  “呜呼!”——表惊讶;“何为而在此?”——读出不解之意,探询语气;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读出看破红尘,超然物外之意,感到奇怪;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读出不可思议,奇怪的语气。
  2、整体感知
  掩卷而思,说说读出了那些内容。
  3、齐读巩固
  二、疏通文意,质疑讨论
  1、疏通文意
  要求:边读边译,标出疑难
  2、互学互助,解决疑难
  要求:同座位讨论,解决部分疑难
  3、质疑讨论
  要求:(1)声音洪亮清晰,说清问题出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