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60字。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感受和体验诗歌的意境和形象。
  2、理解诗歌的意境美、哲理美、情感美,体会景、情、理的完美融合。
  3、              感受春江花月夜的美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生、对宇宙的联想与感慨,体会诗中表现的游子与思妇相思相爱之情。
  教学重点
  1、              展开联想与想象,体味诗歌意境
  2、              把握水乳交融、优美深邃的景、情、理
  教学难点
  1、              把握水乳交融、优美深邃的景、情、理
  2、              置身诗境,理解诗中的画面及由此产生的人生感慨
  教学方法
  情境设置法、学案导学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一、         情境导入
  我们中国自古便是诗的国度,唐诗更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在我国浩瀚的诗海中,有无数文人墨客都曾望月有感而写下吟诵月亮的美丽诗句,同学们读过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
  现在我们展示、交流一下课前分组搜集到的古典诗词中的咏月佳句,看看月亮承载了人类哪些丰富的思想感情。
  (小组展示。出示powerpoint)
  1.自然美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宇宙意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望月怀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人情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
  4.思家恋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月在诗歌中似乎成了诗人生命情怀的寄托,而月也因此成就了不少诗人的千秋美名。唐代的张若虚就是如此。现在,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他笔下那轮光照千古的明月吧。
  二、板书课题
  光照千古的明月,江流不息的情思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诵读赏析
  三、知人论世
  小组代表根据课前搜集的信息发言,介绍张若虚及《春江花月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