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
4荆轲刺秦王.ppt
荆轲刺秦王 练习题及答案.doc
荆轲刺秦王 悲壮古今——《荆轲刺秦王》之荆轲悲剧形象赏析-陈玉海.doc
荆轲刺秦王 感受燕赵英雄情怀-审视千古传奇色彩——《荆轲刺秦王》赏析.doc
荆轲刺秦王 教学设计.doc
荆轲刺秦王 优秀教案.doc
荆轲刺秦王 中荆轲的无奈.doc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文言常用实词“解、救、教、敢、还、振、图、室、诏、穷、阵”等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描写,在矛盾冲突中突出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荆轲的忠义正直、英勇爱国的精神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掌握本文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翻译文言文
难点 学习、赏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
1.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按文章结构来复述。学生在听读之后把握文章的基本叙述思路,根据文章的主要情节,为文章划分大结构。
2、《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开端(1---2):行刺缘起
第二部分——发展(3---9):行刺准备
第三部分——高潮(10--17):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结局(18):荆轲被斩
1、重点词句解释
①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原足下更虑之。
穷:走投无路,困:困窘。。
更虑之:更,改变。虑,考虑。之,这件事。
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
害了长者的心意,希望你在想别的办法。
③乃今得闻教:
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
2、第一部分翻译
3、探究分析
①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讨论,荐答)
……
荆轲刺秦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把握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
3.理解分析荆轲、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
4.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中观照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2.引导学生提要勾玄地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张目举,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代散文简洁、精炼、细节传神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领会荆轲不畏强暴、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2.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分析重点人物形象。
2.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教师准备
1.搜集荆轲刺秦王的相关信息。
2.准备相关图片,展示给学生以形成直观印象。
3.指导学生充分预习,预先整理重要文言知识,了解文章大意。
学生准备
1.课前充分预习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气势,思考人物形象并圈点出难理解的词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