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26张,约2960+1170字。
《老王》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积累文中重要字词。
2、学习本文有详有略地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品味平实朴素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阅读,形成自己独特而又创造性的见解;学会运用诵读法、圈点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研习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老王的“苦”与“善”,感悟作者善良与博大的胸怀、平等的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学习本文有详有略地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品味平实朴素的语言风格。教学难点是领会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渗透出来的爱的博大。
三、 教学方法
提问法、讲解法、点拨法、启发评价法。
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利用ppt出示人物照片)
展示老王画像,请同学们看屏幕,这幅画的主人公就是老王。从画像看,你觉得他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①从他满脸的皱纹看,他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
②从他破旧的衣服看,他是一个贫穷的老人。
……
老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老王的生活。
(二) 1、走近作者,知人论世。
杨绛,钱钟书夫人,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
文学翻译家。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
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2、了解写作背景
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
……
《老王》评测练习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滞笨(zhì) 荒僻(pì) B.取谛(dì) 愧怍(zhà)
C.攥着钱(zuàn) 惶恐(huánɡ) D.骷髅() 伛(yǔ)
2.依课文填空。
(1)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 )的小胡同。
A.偏僻 B.荒僻
(2)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 )的小屋。
A.坍塌 B.塌败
(3)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 )了。
A.取缔 B.取消
(4)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 )。
A.愧怍 B.惭愧
二、阅读文段,完成5~8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 )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 )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