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500字。
高中语文专题总复习
               考点1:正确识记汉字字音
第 36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加强识别能力。
二讲析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及容易读错的读音辨析。
教学重点:明确考点,讲析成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二讲析例题:
1例题分析:选出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干涸(he)  闲暇(xia)     桎梏(gao)    一掊黄土(pou) 
B炽热(zhi)  檄文(xi)      鞭笞(chi)    不省人事(sheng)
C愤懑(men) 缔造(di)      鞭挞(ta)     荷枪实弹(he)
D真谛(di)   酗酒(xiong)   澹然(dan)   动辄得咎(jiu)
[分析]:C
  A组中“桎梏”的“梏”(gu);B组中的“炽热”的“炽”读(chi);不省人事“中的“省”读xing;D组中的“酗酒”中的“酗“读xu。
2小结:
总结本题,可以归纳如下:“梏”、“炽”、“酗”属于习惯性误读;而“省”属于多音误读。
三考点分析:
  1999年、2000年高考没有进行读音的考查。从2001年考试开始“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这一项内容重新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
高考对字音的考查大多集中在以下类型的字音类型上:
A容易造成误读的多音字:
  汉字是“三位一体”的组合。许慎《说文解字》曰:“形随义定,音随形转”。不同多音字的不同读音,是和不同的字义(语境)紧密相关的。
  笼:(1)long,名词,笼子,牢笼。
(2)long,动词,笼罩,笼络。
  削:(1)xue,瘦削,日削月割(书面语)
(2)xiao,削球,削铅笔(口语)
  小结:古语中有一类活用情况流行到今,保存在现代汉语语系中,积淀下来,便是多音字。词性的变化是音变的根本。同时,由于口头语和书面语言的差别,也使读音发生变化。
  解决办法:结合字、词的意境。意境是解决多音的暗藏信息。
B容易读错的形声字:
 认读形声字一不要一味机械地按现在的声旁去读;二要善于找准读音的声部。
  裹:形声字,内外结构,外部“衣”,内部“果”,读音“guo”。
  闷、闻:形声字,内外结构,外部为“门”,内部为“心、耳”,但是在从古代到今天的时间流传中,有的读音发生了变音。“闷”读“men”,而“闻”读成“wen”。
  但是“闩”、“间”却为会意字,却是大家应该辨别的。
  崛:形声字,左右结构。读“jue”而不读成“qu”。
小结:变化中有联系,联系中有变化,是语言在时间长河中变化的主旋律。上例中或者变化了韵母的读音,或者变化了声母的读音,或者古今保持不变。
  解决办法:一是大量的积累;二是学习辨析的方法;三是通晓字词组合的形式。
 C习惯性误读:
  包庇(bi)误读成(pi)            声母误读情况
  呱呱坠地(gu)误读成(guagua)   韵母误读
四课堂例题解析:
 1学生学习参考《高考A计划》第1——2页例题分析1、2、3、4题。
 2读一读示例部分的例题解析题型。
五布置作业:
 1完成《高考A计划》第3页1——50题。
 2背诵多音及检字表附录部分字音。

第37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高考试题分析研究,归纳出试题发展的方向和规律。
二典型题型分析,总结归纳积累典型词语的用法。
教学重点:分析研究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二最近几年高考题型的发展变化分析:
 1例题分析1:
  2001年高考第一题:见例题分析4
  解析:分泌(bi)应该读成(mi),这属于声母读错的范例。
2例题分析2:
 2002年高考第一题:见例题分析3
  解析:形似字的考查是重点。A中“碱”和“减”同属于(jian);B中“弹”和“惮”同属于(dan);C中“膊”和“搏”同属于(bo)。只有D中“滇池(dian)”“嗔怒(chen)”“缜密(zhen)”“填海(tian)”“谨慎(shen)”。主要在声母的读音和韵母的读音方面考查辨析容易读错的字。
3例题分析3:
 2003年高考第一题:见例题分析2
 解析:A中的“盥(guan)”;C中的“隘(ai)”;D中的“谄(chan)”。主要在声母的误读和习惯性误读上考查。
4例题分析4:
2004年高考语文第一题:
下面依次给出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执著    结束      妊娠     言简意赅
    A zhuo   shu      shen       gai
B zhu    shu      chen       hai
C zhu    su       shen       hai
D zhuo   su       chen       gai
解析:主要考查的点在韵母、声母以及平舌和卷舌的区别上。难度加大。考查的重点在本题中加入了地方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差别区分。
三课堂参考查阅:“攻关方略”解析。
四布置作业:完成背诵“附录1•常见双音字正音”和“附录3•常见多音字举例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