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60个字。

  23  古文二则
  积累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峨峨(é)卒逢暴雨(cù)霖雨之操(lín)辄穷其趣(zhé)
  郢人(yǐng) 斫之(zhuó) 寡人(guǎ)  垩(è)慢(màn)其鼻端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伯牙善鼓琴(弹奏)(2)志在登高山(意念,心情)    
  (3)峨峨兮若泰山(山高)(4)洋洋兮若江河(盛大的样子)    
  (5)钟子期必得之(领会,明白)(6)顾谓从者曰(回头看)    
  (7)使匠石斫之(砍,削)(8)听而斫之(听信,听任)    
  (9)尝试为寡人为之(试验)(10)臣则尝能斫之(曾经)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A.伯牙善鼓琴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B.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乃援琴而鼓之
  C.臣之质死久矣 吾无以为质矣
  D.鼻端若蝇翼 峨峨兮若泰山
  ((解析:A句中的两个“善”字分别是“擅长、善于”“好”的意思。) 
  4.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     B.尝试/为寡人/为之
  C.伯牙乃/舍琴而叹/曰D.洋洋兮/若/江河
  5.对于《古文二则》的内容,以下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郢人》的作者庄子(约前369-前286),汉族,姓庄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散文家、思想家和哲学家,
  宋国人。
  B.《郢人》故事虽然简短,但富有感染力。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寓言中,
  流露出作者对朋友的纯厚真挚之情。
  C.“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广为流传,从文中“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便可看出钟子期堪称伯牙
  的“知音”。
  D.《伯牙善鼓琴》一文虽然情节简单,但层次清晰,所塑造的两个人形象鲜明而生动。
  ((解析:C.从文中“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可看出钟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郢地有个人把白泥涂抹在他自己的鼻尖上,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一位叫石的匠人用锛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2)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