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00字。
第二单元十一课《寒风吹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所表达的对生命、生活真谛的独特感悟。
2、懂得本文在叙述中使用时空交错结构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3、品味文章质朴而隽永的语言特色。
二、教学重点
能感受生命本身的严酷与无奈以及抵御寒风吹彻的艰难
三、教学难点
时空交错的叙述结构、质朴而意味深长的语言
四、教学总体设想
用问题教学法,以一个主要问题以及相关的次要问题与学生一起读通、读顺、读懂课文。并在此基础上,联系以往阅读经验,谈本文的阅读体会。
五、教学过程。
(一)课文预习 (形式:回家作业)
1、通读课文以及提示,熟通字词,并为各自然段落标注序号。
2、再读课文,寻找课文中标志时间的词语,从而理顺散文的行文思路和结构特点。
3、概括课文的内容和主旨。
4、摘取课文中意味隽永的语句,从修辞手法、语言特色等角度进行语言的赏析和品味。
5、置疑(可以就课文的语言、结构、艺术手法,或者是不理解之处进行提问)
(二)课堂教学 (课时:45分钟)
1、课文导入:
问题1:作者刘亮程在散文《寒风吹彻》中用怎样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段关于“我”的人生经历以及生活感悟?
回答:作者以“30岁的‘我’”作为叙述的起点,在一个雪天,围抱火炉,抚摸自己的一生,感悟冬天”,散文以这段场景组织衔接了“十四岁的我”,“现在的我”,与“我”“隔着三十岁的人生距离”的姑妈和母亲。
2、课文的解读:
问题2:在这样一个雪天,“‘我’围抱火炉,吃咸菜啃馍馍想着一些人和事情”体味到了“冬的寒冷”“冬的寒风吹彻”,请默读课文,找出散文中不同人生阶段的“我”对于冬的描写和思索。
(默读课文10分钟)
回答:
a、十四岁以前的我(t4)
“每逢第一场雪,都会怀着莫名的兴奋,站在屋檐下观看好一阵,或光着头钻进大雪,好像有意要让雪知道世上有我这样一个人,却不知道寒冷早已盯住了自己活蹦乱跳的年轻生命。”
对于冬天充满了兴奋和好奇,有种初生牛犊似的勇敢和生命的热力。
B、十四岁的我(t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