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1道题,约6570个字。
七年级语文阶段检测试题卷
(本卷满分120分)
一、(30分)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对学问的钻研锲而不舍。他从唐诗入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作为民主战士的他,报着“至今热血犹殷红”的壮志,慷慨淋漓,气冲斗牛,力誓涤尽一切人间污秽,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A.qiè yān dǒu huì B.qiè yān dòu suì
C.qì yīn dòu huì D.qì yīn dǒu suì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邓稼先尽管功勋卓著,但并不是一个妇儒皆知的人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的光辉写照。
B.鲁迅先生做事是非常严谨的,青年人写信或写文章倘若写得太潦草,太敷衍,他是深恶痛极的。
C.那天上课,我感到十分诧异。教室没有一点宣闹,先生在教室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D.我对关东原野怀着挚痛的热爱,常常想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丰饶的粮食,嗥鸣的蒙古狗,斑斓的山雕。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说自己没有才能。正确地审查自己,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一定会开出鲜花。B.中国再次重申了反对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的立场,强调一国的安全不应建立在伤害别国安全的基础之上。
C.年少的他初入职场,难免表现得锋芒毕露;直至后来,年岁逐增,才变得内敛深沉。是经历磨圆了棱角。
D.他因自小家庭破裂,早早辍学,浪迹四方,以偷窃为生,练就了一手扒窃的本事,成了当之无愧的“神偷手”。
4.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闻一多先生,是卓越杰出的学者;是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是大勇无畏的革命烈士。
B.看完《邓稼先传》一书,我内心引起了强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这位核科学家而感到骄傲?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6页)
C.天一晴,我高兴极了,就到鲁迅先生家去了,跑上楼还喘着,鲁迅先生说:“来啦!”我说,“来啦!”
D.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5.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
①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②谁家玉笛暗飞声,▲,▲,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故园东望路漫漫,▲,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
④《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乡愁难收、悲切思念亲人之状的诗句是:
▲,▲。
⑤我多么渴望有一间置于苍翠竹林中的小屋,兴之所至,可以抚琴而歌,那“▲,
▲”的意境何等惬意!(请选用王维《竹里馆》中诗句填空)⑥因“柳”谐“留”音,故古人折柳表示送别之情,或盼望亲人归来。《春夜洛城闻笛》中描写此意的诗句是:▲,▲。6.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7分)
(1)阅读下面语段,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内容。(3分)
勤奋才能有所成就。像▲(作者)笔下的鲁迅先生每天催促着自己要多做,赶快做,根本没有休息的概念。北宋司马光主编的《▲》里的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苦读典籍,令人刮目相看。而▲国(国别)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则写了一个顽皮少年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渴望学习的情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