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340字。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2017年3月号第9辑
  整理  fcs2002
  1. 互联网社会不该再有“挂证”乱象
  2. 睡个好觉不妨碍你继续“蛮拼的”
  3. 领导因单位卫生差被免职不值得叫好
  4. 县级政府政务公开,为何总是这么难
  5. 坐等西安地铁调查的“另一只靴子”
  6. 海淘奶粉造假再证“渠道为王”
  7. 约谈水环境质量恶化别“人走茶凉”
  8. 如何释放“不让儿童独居”的善意
  9. “代客扫墓”直播,只是道德中立的商业创意
  10. 共享单车治理需摒弃传统思维
  11. 振兴实体经济,别再瞎怼互联网了
  12. 领奖碰壁,鼓励举报不能成为一句口号
  13. 治庸政懒政怠政官员应有长效机制
  14. 该怎样理解“厕所长”式的公共管理创意
  15. 校园要赶快补上安全这堂课
  16. 被救者致歉是对公私之义的致敬
  17. 下跪道歉不是“问题电缆”事件终点
  18. 小学生踩踏悲剧:多少安全规范成摆设
  19. 北京医改顺应潮流,一些细节仍需再打磨
  1. 互联网社会不该再有“挂证”乱象
  2017-03-21 10:08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史洪举
  针对一些拥有注册建筑师、执业药师等资格的人将职业资格证“出租”出去牟利的现象,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将治理“挂证”乱象作为推动“放管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督促推动有关部门加大整治力度,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此外,要加强联合抽查。集中查处一批、曝光一批,让“挂证”行为付出代价,形成震慑。(3月20日《新闻晨报》)
  所谓“挂证”,主要指把自己的执业资格证给需要的单位注册,单位给予一定报酬,但本人并不在该单位工作。挂证乱象,不仅违反诚信底线和社会规则,更是加剧对特定行业的监管难度,甚至导致一些安全事故。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并强化惩戒力度,让“挂证”双方均得不偿失。
  资格证书一般属于行政许可事项,取得资格证书者,可以从事特定的活动。显而易见,资格证书具有很强的人身依附性,是绝对禁止出租和装让的,只有持证人真正地在某个单位工作或从事劳务,该单位才能使用其资格证以达到相应资质或门槛。对此,行政许可法明确规定,倒卖、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行政许可的,应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应追究刑事责任。但由于缺乏详细罚则,难以严肃惩戒“挂证”行为,让“挂证”双方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违法成本,以致于“挂证”乱象难以根治。
  遏制“挂证”乱象,首先应提高违法成本,让“挂证”双方偷鸡不成蚀把米。出租资格证书,导致“人证”分离者,显然是恶意使用资格证书,滥用行政许可。对此,理当实行暂停或注销资格,并限制其一定年限内再次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如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已经规定,“挂证”者一经核实,一律注销注册,3年内不得重新注册。此外,除克以罚款外,还应没收违法所得,不能让“挂证”者从违法行为中获利。而对于收买资格证的单位,说明其在取得行业资质中有欺诈行为,应降低或注销相应资质,并列入黑名单。
  从监管技术上讲,必须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大数据优势,完善相应资格证书的注册和管理制度,不给“挂证”留下操作挪腾空间。一是应注重身份证号码的应用,改变资格证书中只书写姓名的做法,将取得证书者身份证号码书写在证书表面,提高识别程度,让人清楚地识别是否属于“挂证”。
  二是监管部门应建立强大的数据库,融合多种信息,实现精准识别“挂证”行为。如住建部正建立“四库一平台”,即企业数据库、注册人员数据库、工程项目数据库、诚信信息数据库和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以做到互联互通,实现信息比对,防止“一人多证、多头注册”。其他部门势必尽快建立相应数据库,以身份证号码为依据实行精准监管。如某人已经在医院工作,但其证书“挂靠”在其他医药企业,就可通过医院上传的身份证号码与企业上传的身份证号码及时发现。
  条件成熟时,还应建立多个部门信息共享的超级数据库,打破信息孤岛现象,实现跨行业跨地区监管,防止出现纰漏。如有些大学生在学校时可能已经考取多种证书,但毕业时却进入与资格证书无关的行业,这样就很难筛查出来。而超级数据库则可跨行业识别,有效破解这一难题。总而言之,只要发挥主观能动,妥善应用科技手段,就可击破资格证书获得者与相关单位的“挂证”合谋,促进相关行业健康有序。(史洪举)
  2. 睡个好觉不妨碍你继续“蛮拼的”
  2017-03-21 10:01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谢伟锋
  3月21日为“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日前发布了《2017中国青年睡眠现状报告》,“睡个好觉”成为青年人的奢望。有专家表示,中国青年人的睡眠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不规律的作息,对身体造成潜在危害。(3月20日 《北京晨报》)
  很多青年人缺乏睡眠,其中缘由,需“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很多青年缺觉是“都市夜生活,越夜越精彩”:熬夜看球、通宵网吧、把玩手机……享乐型生活方式的画外音是“花开堪折直须折”,但夜生活挤压睡眠时间,透支健康资本。身体是敏感的晴雨表,当缺少睡眠的身体亮起健康预警,青年自然会重审自己的生活作息。
  不惜身体成本的拼搏,则是青年另一种缺少睡眠的状态写实。因学习和工作导致的缺觉,外人想必是无法置喙什么。社会竞争的事实摆在眼前,“比你优秀太多的人还在奋斗”的醍醐灌顶之音犹在耳边,“龟兔赛跑”“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等对睡觉颇有负面指向的寓言和讽句是鞭策入里。这些口口相传,无形中坐实了睡觉休息之“耻文化”。但凡有上进心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