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8道题,约7730个字。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度初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出题人:邵晓馥审题人:薛立强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8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诗经•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4、《木兰诗》中运用互文手法,写出木兰征战岁月漫长,战斗频繁激烈,生还不易的诗句是:□□□□□,□□□□□。
5、《行路难》中“嗜酒见天真”的李白一反常态,“□□□□□□□,□□□□□□□”两句连用四个动作表现出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抑郁。
6、《荀子》中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来比喻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可是,却也有意志坚定的人,处在污浊的环境中却仍然能保持高洁的品格,正像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描述的那样:□□□□□□,□□□□□□。
7、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不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表达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诗句是:□□□□□□□,□□□□□□□。
8、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由个人痛苦联想到天下人的痛苦,表达了迫切希望改变现实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本文选自《》,是儒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所撰。(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肉食者鄙()②小大之狱()
③彼竭我盈()④望其旗靡()
11.大兵压境,战事一触即发,围绕“何以战”曹刿和鲁庄公的作战思想显然有很大的分歧。他们的分歧都表现在哪些地方?(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