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00字。
说课稿代教案
神 奇 的 极 光
江西余干中学 易静云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1、《神奇的极光》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十一课,也就是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2、本单元是高中阶段仅有的一个说明文单元,前两篇课文中,侧重训练了学生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的能力并体会科技说明文的严密的逻辑性。在基础上,本篇侧重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说明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极光的有关神话传说、外在形态、形成原因。
2、筛选极光的重要信息;了解学习生动的说明方法。
能力目标:
1、了解科普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体会学习运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形象性
德育目标:
1、了解有关极光的知识,培养学生关注和了解自然的兴趣,感受人类从古到今对自然现象进行想象与探索的浪漫情怀。
2003年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出于淡化文体的考虑,没有专门提出“说明文”“议论文”等概念,而是按“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对各种文本进行分类,象我们这篇课文就有“述”的成分(大量的神话传说),因此,学习本文时,不宜纠缠于文体术语(如科技说明文、科学小品等),而应注重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另外,科技类文章的文化内涵也是我们应该重视的地方,科学本身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部分,这里强调文化内涵,是想让学生在获取科学知识的同时,多多体会其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色彩。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在前两篇说明文学习的基础上,本课时里将着重训练学生筛选归纳信息的能力,另外指导学生透过文艺性的描写,迅速把握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及其他特征也是要点。
[教学难点] 极光的形成原理。极光的形成原理涉及到物理和地理上的一些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是本文的难点。
二、教法、学法:
1、学生情况分析:学生从初中第四册开始已经接触了一些说明文,侧重点在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因此有了一些说明文的阅读基础。另外,本单元前两篇课文中,对说明文的顺序和严密的逻辑性学生有了一定认识。
2、教材的处理: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传递信息多而且严密,因此学习时必须善于筛选关键语句和词语,准确选出所需信息,对重要段落的重要信息根据确定标准进行辨析确认分类。
阅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透过文艺性描写,迅速把握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及其特征。要看到生动的比方,在于说明什么,有趣的诗文是从什么角度引述的,要明确,文艺性的描绘或以幻想编织的故事,是以“科学”为灵魂的。
考虑到学生对极光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