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6400字。
2016级高一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一)语文学科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3×16=48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细读”是一种专注的阅读,也是一种开放式的阅读。“细读”要求读者先 ▲ 自己的立场和想法,从写作者的角度看看他说的是否有道理,评估文本是否能够 ▲ 、言之有据、论之有理。“细读”还要对文本的内容有所思考和判断,看它是否 ▲ 普遍道义原则,如尊重他人的自由、平等和尊严。
A.搁置 自圆其说 符合 B.搁置 无懈可击 吻合
C.放弃 无懈可击 符合 D.放弃 自圆其说 吻合
2.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从9月30日至10月3日,一般让人始料未及的楼市限购风潮,在全国各大城市间________,9个城市先后发布楼市调控新政策,多地重启限购限贷。
②他因为家里开着棋社,从小就________,对下棋颇有心得。
③家具市场产品________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网购平台上售卖仿冒名品家具的卖家也越来越多,有关部门有必要展开一轮彻查严打的行动了。
A. 曼延 耳熟能详 良莠不齐 B. 蔓延 耳濡目染 鱼目混珠
C. 曼延 耳濡目染 鱼目混珠 D. 蔓延 耳熟能详 良莠不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 这次“国十条”明确叫停了上述“因噎废食”的做法,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不得自行出台限制创业投资企业和创业投资管理企业市场准入和发展。
B. 只是,如果这种道德行为不是出自于自觉,而是持之以强力,而且加以推广,则可能又是另一回事了。
C. 《读者来信》的话题新鲜,贴近生活,关注社会。不仅中学生阅读这些鲜活故事和案例感到亲切,看到小学生的来信也能变成报纸上的铅字文章,很多人还会生出跃跃欲试的想法。
D. 在博物馆展出的文物是西周时期的精品,价值非常高,热烈欢迎感兴趣的观众可以到馆参观。
4. 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 男儿何不带吴钩 B. 千树万树梨花开
C. 长江万里白如练 D. 疑是银河落九天
5.选出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B.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C.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汉字是方块字,是图像性的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的语言和语音联系密切但并不等同。中华民族是多元的语言、多元的种族、多元的宗教、多元的文明构成的一个整体,最具有包容性。一个地方的哲学跟地域、经济、生长方式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不是本质之如何。
①拼音文字
②图像性的文字可以从图像的直觉中体会到文字的意义
③所以有语音中心主义的倾向
④汉字是人类文明的辉煌成就
⑤文字是隶属于语音的
⑥是通过符号去记录语言构成文字
A. ①⑥⑤②④③ B. ①③④⑤②⑥
C. ②⑤③④①⑥ D. ②①⑥⑤③④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个知识分子在面对文化遗产时,必定会觉得它浩浩洋洋,仰之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