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950字。

  绝密★启用前
  第15课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蕃长(fān)       啜菽(shū)   楛(kǔ)耕
  B.田薉 (shuì)     乖离(ɡuāi)  切瑳(cuō)
  C.雩而雨(yú)      卜筮(wū)    光晖(huī)
  D.尊贤而王(wànɡ)  物畜(xù)    星队(zhuì)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 瑞:吉祥。
  B.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             数:数字
  C.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         文:修饰,文饰。
  D.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         白:显著。
  3.下列句中加点的“恶”,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
  B.田薉稼恶,籴贵民饥
  C.天下恶乎定
  D.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君子道其常
  B.雩而雨
  C.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
  D.怪之,可也
  5.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有常道矣 
  ②君子道其常 
  ③天作高山 
  ④彼作矣,文王康之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6.下列各中的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地有常数矣
  B.本事不理
  C.道路有死人
  D.勉力不时
  7.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礼义不修
  B.在天者莫明于日月
  C.繁启、蕃长于春夏
  D.在物者莫明于珠玉
  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一连用了三个反问句,说明社会的安定和混乱不是由天地四时决定的,而是由人决定的。
  B.文章第2段论述天地都有其经久不变的规律,君子也有经久不变的行事准则。人只要按规则行事,就不怕别人说长道短。段末引用《诗经》中的句子,点明君子的准则是礼义,强调君子要有坚持礼义原则的勇气。
  C.文章第3段通过君子和小人对“在己者”和“在天者”不同态度的对比,强调了个人努力的重要。荀子的观点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奋斗在当下。
  D.第4段将自然现象和社会政治联系起来,用对比论证的手法进一步证明,日月之食,风雨不时,怪星偶现,与社会政治清平与否无关。这一思想,在科学技术极不发达的古代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