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备考计划》自主备考专题透析(10套)
专题10:论述类之自然科学篇 .docx
专题1:小说之情节篇.docx
专题2:小说之人物形象篇.docx
专题3:小说之主题及问题探究篇.docx
专题4:古诗之语言篇.docx
专题5:古诗之技巧篇.docx
专题6:古诗之情感篇.docx
专题7:文言文之断句篇.docx
专题8:文言文之信息筛选和内容辨析篇.docx
专题9:文言文之翻译篇 .docx
姓名: __________ 打卡时间: _________¬¬¬¬¬¬_
1.本专题在人教版必修3课本第一单元小说单元(P3-P26),通过学习理解并掌握小说故事情节的相关知识。
2.理解小说故事情节的基本概念、作用及常见题型。
3.学会运用相关知识阅读小说例题并完成相关配点训练,时间:25分钟。
1.理解小说故事情节的基本概念、作用及常见题型。
小说作品所提供的特定艺术描写的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小说情节发展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小说情节安排一般在结构上: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埋伏笔、照应前文、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线索,贯穿全文。
在内容上:点明人物活动的环境、表现了(突出了)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1.概括故事情节
(1)三种题型: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2.分析情节作用
(1)常见题型:
①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②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例题}
保留意见
余 四
车间刘主任从厂房里出来,就把安全帽从头上掀了下来,抓在手里,另一只手本来下意识地要往上捋头发,却停住了。眼前都是齐人高的蒿草,在秋天的阳光下,愈发葱荣①。这一块地准备是要留给二期的,可是厂子说不行就不行了,像一个巨人轰然倒了下去。
他踱着步子低着头往办公室走去,没迈两步,草像长在心里,堵得慌。没忍住,他从口袋里掏出了手机,拨通电话。那边的人接得很迅速,说:”刘主任,你找我?”接电话的是小周,刚毕业分来的副主任。
“小周,你在哪儿?上班时间怎么车间里见不到一个人啊!”刘主任尽量压低声音说。
小周有些委屈说:”我在车间啊!”
……
姓名: __________ 打卡时间: _________¬¬¬¬¬¬_
1.本专题在人教版必修3课本第一单元小说单元(P3-P26),通过学习能运用所学方法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主题及相关问题的探究。
2.理解小说主题的基本概念,掌握考试中分析鉴赏小说的主题及相关问题探究类的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
3.学会运用相关知识阅读小说例题并完成相关配点训练,时间:25分钟。
理解小说主题的基本概念,掌握考试中分析鉴赏小说的主题及相关问题探究类的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
1.主题指小说家在作品中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图画、塑造艺术形象显示出来的,贯穿一部小说始终的基本思想,又称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而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中的题材和人物形象之中,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是小说三要素之外又一必不可少的要素。
2.所谓“探究”就是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一种高层次的语文能力。据此可知,所谓探究题型就是探寻(或追究)式题型,属于开放性试题。开放题型更为真实地反映了学生阅读鉴赏中的思维品质,符合阅读学“读者参与文本效果的共建”的个体化阅读基本原理,因而它又是科学地评测考生语文能力的良好途径。因此,随着新课标“三个维度”理念的进一步推广,开放题将可能成为高考中极为重要的考点。
(1)你认为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1.对人物形象的个性评价
常见题型:
(1)小说中主人公的某种独特的表现、追求,相关人物对此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2)请结合小说主人公的形象,探究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意图。
(3)小说的人物形象,充满丰富的个性,请选择其中一个,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该人物个性的理解。
2.情节结构是否合理
常见题型:
(1)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2)有人说,这种安排是最佳选择,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陈述你的理由。
(3)有人说,文中故事情节的安排,不尽合理,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陈述你的理由。
3.主题的多样化探讨
常见题型:
(1)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2)读完作品后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
姓名: __________ 打卡时间: _________¬¬¬¬¬¬_
1.本专题在人教版必修3课本第四单元科普文章单元(P58-P68),通过学习能运用所学方法阅读一般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文章。
2.理解论述类阅读的基本概念,掌握考纲、考点及常见题型。掌握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方法。
3.学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自学例题并完成相关配点训练,时间:25分钟。
理解论述类阅读的基本概念,掌握考纲、考点及常见题型。掌握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方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与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并称为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三驾马车”,是继承了传统阅读题的特点,并与新课程相嫁接而形成的新的阅读考查方式。其文本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涉及学科门类齐全,包括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语言学、哲学等,可谓包罗万象;它与时代紧密相连,往往反映某一社会领域的最新指向,有时甚至是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可谓与时俱进。尽管论述类文本在某些术语和专业知识的阅读理解上会有些障碍,但高考对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的能力,而不会从专业知识理解的角度来设置难点。
新课程标准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将“能阅读一般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文章”修改为“能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高考所考查的论述类文章,常常是指有关政治、经济、教育、语言文化、文艺、历史、法律、美学等学科的文章,涉及此要求的一共有六个考点,两个能力层级。“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这两个能力层级为B级,属“理解的范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规点态度”这四个考点的能力层级为C,属于“分析综合”的范畴。在上述的六个考点上,作为课改区的考查,词句的理解,信息的筛选是重点和热点。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指对文章的论述对象、思想、观点、情感等的表现起重要作用的概念,主要包括:(1)体现全文主旨的关键概念;(2)体现作者创作意图或感情倾向的概念;(3)重要的指示代词;(4)蕴含深层含义的词语。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一般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句子”,多数是能够表达作者所持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