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道小题,约10720字。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七年级  语文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4分)
  这时,从东方洒下的一片霞光,闪耀着金色的光华,在洮河面上摇荡,也把对面的山细抹得清晰明lǎng。此时,除了清cuì的鸟鸣,便是潺潺的洮水拍打着堤岸,奏响了一曲优美的晨曲。
  (1) 为加点字注音,写在括号内。
  潺潺(       )                堤岸(       )
  (2) 根据拼音,将汉字写在括号内。
  明lǎng(       )              清cuì(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
  B.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C.七(1)班班长人品好,学习好,工作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D.学习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坚持不懈的人,才能学有所成。
  3.下列语句无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能否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取决于你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
  B.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
  C.4月8日清晨,兰州市民如愿以偿地观赏到日环食奇观。
  D.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让临洮这座城市充满了传统文化的色彩无比丰富。
  4.下列关于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回忆鲁迅先生》通过描写日常生活琐事展现了鲁迅斗士的形象。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塑造了替父从军的花木兰的英雄形象。
  C.《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
  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黄河学习的决心。
  D.《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
  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5.文后的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        )(2分)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        B.④③②①         C.②①③④         D.③④①②
  6.名著阅读。(共4分,每空1分)
  右图为青岛某博物馆的一幅雕像,该博物馆是我国首家以文学名著命名的专业性博物馆。这部文学名著是《               》,作者是             ,图中拉车的人物是            。小说通过                        等情节内容,塑造了他这一悲剧性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与无奈。                                             
  7.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8分)
  ①                       ,双袖龙钟泪不干。
  ②草树知春不久归,                      。
  ③因曰:“我亦无他,               。”康肃笑而遣之。
  ④《木兰诗》中表现军旅生活艰苦的诗句是                    ,                   。
  ⑤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表现自己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                     ,
  。
  二、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1题。(11分)
  盲道上的爱
  ①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同事方老师正一辆辆地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我就走过去,和她一道搬。
  ②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