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5道题,约10180个字。

  通州区2017年初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2017年4月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基础•运用”部分的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22分)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长廊中,诗人灿若星河,诗词浩如烟海。为了传承经典,某学校组织了“古诗词文化周”活动。请你依据要求,完成1—5题。(共17分)
  1.学校手工社团设计了以《观沧海》为题材的创意书法书签。作为社团中的一员,请你仿照例句格式,从二、三、四张书签中任选一张,向同学们进行介绍。(3分)

  【例句】第一张书签,选用平正齐整的楷书,书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答:____________
  2.在准备活动素材时,同学们找到下面的文字。阅读后,完成(1)—(2)题。(共4分)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甲】的农业时代为诗人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描绘出一幅世外桃源的祥和景象;纵然是【乙】的原始社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头顶着的是炎炎烈日,脚踩着的是滚烫的土地,挥洒的汗水中仍浸润着浓浓诗情。
  (1)对文段中加点字读音与笔顺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仍”的读音是(rénɡ)   “仍”的最后一笔是
  B.“仍”的读音是(rēnɡ)“仍”的最后一笔是
  C.“仍”的读音是(rénɡ) “仍”的最后一笔是
  D.“仍”的读音是(rēnɡ) “仍”的最后一笔是
  (2)对填入【甲】【乙】两处成语判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只填序号)(2分)
  ①【甲】男耕女织【乙】刀耕火种
  ②【甲】刀耕火种【乙】男耕女织
  3.活动宣传小组在设计宣传栏时,抄写了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首现代诗选段。请判断此选段描述的是哪位古代诗人。(2分)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①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①[杜二]杜甫
  A.王维B.李白C.陆游D.范仲淹
  4.活动中,学校组织同学们观看了“探寻李清照故居”的记录片。请你完成下面任务。(共4分)
  (1)某同学写下了观看后的感受。语段中三个划线句各有一处错误,请你任选两处并依据错误类型将对应的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①秀美的柳絮泉边,我仿佛看见一代才女在这里对泉梳妆,净亮的泉水到映出她飘逸潇洒的风姿。她早期的一些词作体现出清新自然、委婉细腻的风格,读来如畅饮泉水般痛快,足以解心灵之渴。②后期丈夫的去世和颠沛流离的生活,转向凄婉哀痛、忧愤深沉的词风。她的词作不仅有愁情,更有豪气。③尤其是她晚年的一些诗作,在感叹国破家亡悲凉处境的同时;更痛斥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行径,读来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字:_________     标点:__________     句子:__________
  (2)据记录片介绍,李清照故居中有一副既闻丽曲妙词,又见战乱硝烟,将她坎坷人生一语述尽的楹联。上联为“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项是(2分)
  A.漱玉词中开一枝女儿花B.漱玉词集多年国恨难愁
  C.漱玉词中淘尽万个英雄D.漱玉词集春来海棠溶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