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8道题,约7850个字。
2017年中考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纸上。
2.请认真核对答题纸上所粘贴条形码的信息是否与本人相符。
3.答案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写在其他位置一律无效。
一(30分)
1. 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2)洛阳亲友如相问,▲。(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4)轮台九月风夜吼,▲,随风满地石乱走。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5)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滁州西涧》)
(6)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枫桥夜泊》)
(7)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8)▲,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9)▲,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10)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2.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他编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B.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诗文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马说》等。
C.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都是大家熟悉的作品。
D.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诗集有《泪与笑》《沙与沫》。
3. 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语句。(4分)
晨炊晚饷莫忘其源
【溯源】
城墙,古代防御设施,一个让百姓安心的存在。先祖们在城墙设计中展现出的智慧令人叹服——
(一)
安徽寿县古城墙,始建于北宋年间(1068-1077年),千百年来固若金汤。历史上,寿县古城即使被洪水围困五十天,城外浊浪tāo(▲)天,城内也安然无恙。这种情况一是因为古城墙在壁脚处加筑了一圈高3米、宽8米的护城石dī(▲);二是因为瓮城门和城门相互错开,极大地削(▲)弱了洪水对二道门的冲击力;第三个原因如下图:
图一图二
(二)
南京明城墙的防排水系统科学实用,主要是依靠城墙底部设置的水关、涵闸。
秦淮河出入口处分别建有东水关和西水关,水关设有闸门3道,前后两道为木闸门,中间设铁栅门以防潜(▲)水入城之敌。东水关内侧还设有33座瓮洞,分为3层,上面两层为藏兵洞,下层通水(中洞可通船)。此外,还设有金川河闸、玄武湖的“通心水坝”(即武庙闸)、前湖的半山园闸与琵琶湖的琵琶闸等多处涵闸。这些涵闸设有铜铁管和铜水闸,只能进水不可进人,结构合理、巧妙设计。
4.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浊浪tāo(▲)天(2)石dī(▲)(3)削(▲)弱(4)潜(▲)水
5. 请修改材料(二)划线句,使句子表达更流畅,并从短语结构的角度说明修改理由。(3分)
修改后的句子:▲
修改理由:▲
6. 小伟同学想了解寿县古城墙能抵御洪水的第三个原因,可是没看懂图示,请你结合上面材料中的两幅图解释给小伟听。(3分)
▲
7. 结合语境,联系生活体验,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不少于5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西安古城墙全面释放了汉、唐的盛世豪情,融汇了八百里秦川的天地灵气;开封古城墙只以一幅《清明上河图》,就向我们展示了曾经的繁华和辉煌……
南京的城墙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