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题,约4600字。
苏埠中学高一月考语文试卷
制卷人:孙俊 2005.10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5 分)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面面相觑(qǜ) 罗绮(qī ) 长篙 (gǎo ) 埋(mái)怨
B、 百舸(kě)争流 青荇(xing) 倾圮(bǐ) 霎(shà)时
C、 挥斥方遒(qiú ) 佝偻 (góu)l 脉脉(mò) 河畔(pàn)
D、 蓊蓊(wǒng)郁郁 幽僻 (pì ) 眉黛 (dài) 肄叶(yì)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斑驳 荡漾 静谧 中流砥柱
B、脉膊 流岚 焦灼 蔓江碧透
C、干躁 踟躇 慰籍 峥嵘岁月
D、霹雳 废虚 班驳 瞠目结舌
3、下列各句的括号内,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是 ( )
①小屋的出现,( )了山的寂寞
②每个晚上,山下亮起( )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 )的灯光。
③我同桌的解题思路既新颖又简捷 ,这样一个好办法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A、点破 闪烁 稀疏 简捷
B、打破 闪烁 疏落 简洁
C、打破 灿烂 稀疏 简洁
D、点破 灿烂 疏落 简捷
4、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C、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
D、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同学们以钦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
B、这家商店卖苹果、香蕉和水果。
C、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这种观点。
D、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而且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
6、下面连线错误的一项是( )
A.《再别康桥》——新诗——徐志摩——中国“新月派”代表诗人。
B.《致大海》——抒情诗——普希金——前苏联浪漫主义诗人。
C.《我愿意是急流》——爱情诗——裴多菲——匈牙利爱国诗人。
D、《致橡树》——现代诗——舒婷——“朦胧诗”代表诗人。
二、阅读
阅读《荷塘月色》下面的两段.完成19--22题
①月光如流水一般,( )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②( )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③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④虽然是满月,无上却有一层( )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⑤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7、下面这段文字的写作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月下的荷叶
B、 荷塘上的月色
C、 月下的荷塘
D、 荷塘上的叶子和花
8、文中括号里应填入的叠词是哪一项( )
A、淡淡 薄薄 静静 弯弯
B、淡淡 弯弯 静静 薄薄
C、静静 薄薄 淡淡 弯弯
D、静静 弯弯 淡淡 薄薄
9、这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 )
A、从上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