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210字。

  刘国钧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三轮复习资料
  文言文阅读强化练
  题组1 人物传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李昭述字仲祖,以父荫为秘书省校书郎。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为刑部详覆官,累迁秘书丞。群牧制置使曹利用荐为判官,郓州牧地侵于民者凡数千顷,昭述悉复之。以太常博士知开封县,特迁尚书屯田员外郎、开封推官。坐尝被曹利用荐,出知常州,迁为三司度支判官,改河北转运使。江陵屯兵喧言仓粟陈腐,欲以动众。昭述取以为奉,且以饭其僚属,众遂定。
  徙湖南潭州,戍卒愤监军酷暴,欲构乱,或指昭述谓曰:“如李公长者,何可负?”其谋遂寝。昭述闻之,以戒监军,监军自是不复为暴。比去,众遮道罗拜,指妻子曰:“向非公,无噍类[注]矣。”
  徙淮南转运使兼发运使,加直史馆。徙陕西转运使,纠察在京刑狱,为三司户部副使,累迁刑部郎中。陕西用兵,提点陕西计置粮草,还授度支、盐铁副使,以右谏议大夫为河北都转运使。
  河决澶渊,久未塞。会契丹遣刘六符来,乃命昭述城澶州,以治堤为名,调兵农八万,逾旬而就。初,六符过之,真以为堤也,及还而城具,甚骇愕。初置义勇军,人情汹汹,昭述乘疾置日行数舍,开谕父老,众始安。宣抚使表其能,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澶州,又为枢密直学士、陕西都转运使。
  河北始置四路,以为真定府路安抚使、知成德军。大水,民多流亡,籍僧舍积粟为粥糜,活饥民数万计。改龙图阁学士、知秦州。谏官、御史言昭述庸懦,不可负重镇,留真定府。居四年,入领三班院,以翰林侍读学士知郑州。未几,知通进银台司,判太常寺,复领三班,累迁尚书右丞。从袷享致斋于朝堂,得暴疾卒。赠礼部尚书,谥恪。
  李氏居京城北崇庆里,凡七世不异爨,至昭述稍自丰殖,为族人所望,然家法亦不隳。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有删改)
  注 噍类:活着的人或活的动物。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谋遂寝            寝:停止
  B.向非公,无噍类矣          向:过去
  C.开谕父老                  谕:告诉
  D.然家法亦不隳              隳:毁坏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昭述被曹利用举荐为判官,后又因曾被曹利用举荐而获罪,出京担任常州知州,但很快又被提拔,担任三司度支判官。
  B.李昭述任湖南潭州知州时,驻守的士兵因痛恨监军严酷残暴,想要叛乱,李昭述及时制止了这件事,并以此告诫监军。
  C.李昭述以修筑河堤为名,调集军民八万人用了十天时间修建了澶州城,这让契丹使臣刘六符非常惊骇。
  D.真定府路发生水灾,李昭述救活的饥民数以万计。他被任命为秦州知州等,但因谏官、御史向皇上的进言而留任真定府。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昭述取以为奉,且以饭其僚属,众遂定。
  译文:                                                                           
  (2)李氏居京城北崇庆里,凡七世不异爨,至昭述稍自丰殖。
  译文:                                                                                     
  4.从为官的角度看,李昭述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答:                                                                           
  题组2 议论散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金眉生《六幸图》序
  往岁客有问于余者曰:“子何著书之多也?”余告之曰:“盖得力于三无。其一无钱。余郭无一亩之田,家无一岁之储,笔砚耕耨,岁食其入,仅足而无余。以故目不能识秤星,手不能拨算珠,终日终年一编而已,此得力于无钱者一也。其二无官。余三十岁始入承明庐①,未四十即释官而归,嗣后不复出,无衣冠褦襶②之苦,无簿书填委之劳,此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