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610个字。
课外文言文阅读
【真题呈现】
一、【2016年中考福建龙岩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5分)
患盗论
刘敞
天下方患盗。或问刘子曰:“盗可除乎?”对曰:“何为不可除也?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或曰:“请问盗源?”对曰:“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盗之源也。一源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此所谓盗有源也。”
【注释】①顾:只是;②修:贯彻得好;③慢:疏忽。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①盗可除乎( )
②衣食不足( )
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 )
8.下列句子中的“或”与“或问刘子曰”中的“或”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而或长烟一空B.或王命急宣C.或以钱币乞之 D.或异二者之为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
(2)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
10.作者认为产生“盗”的原因有哪些?(用原文回答)(3分)
【答案】
7.(3分)①除:清除(消灭)②足:足够③箧:箱子。
8.(3分)C
9.(6分)
(1)只是偷盗是有根源(原因)的,如果能够阻断他们产生偷盗的根源,还担心会有盗贼吗?”
(2)就会攻打城镇、侵犯百姓成为盗贼(强盗)啊。
10.(3分)①衣食不足②政赋不均③教化不修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注意“箧”:箱子。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8.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1句中“顾”,只是;“患”,担心。2句中“略”,侵略、侵犯。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提取能力。疏通全文,把握文章内容,根据文中的对话“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盗之源也。一源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此所谓盗有源也。”可知作者认为产生“盗”的原因有衣食不足、政赋不均、教化不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