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43张,教案约3820字。

  《劝学》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
  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3、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提高阅读简易文言文的能力;
  难点:正确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与学的方法及课前准备】
  1、学习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2、学前准备
  预习课文、完成导学案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以颜真卿的《劝学》、古乐府诗《长歌行》的诗句导入。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习过很多关于学习方面的至理名句,西方的培根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每个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本能,但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提高学习效率?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各方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1.走近作者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他为“荀卿”。他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其政治思想主张,礼法兼治,强调尚贤使能。主张“性本恶”和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孟子强调“性本善”)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20卷,收文章32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辩论等方面。其中绝大多数是他的作品,小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