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60个字。
【教学目标】
1、 疏通文意
1.1 借助课文注释弄清字词含义
1.2 用自己的话解释每段段意
1.3 综合段意,用自己的话解释文章的主要内容
2、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
2.1 比较“说”这种文体和过去学过的文言文的文体有何差别
2.2 根据差异用自己的话解释“说”这种文体的特点
3、了解本文衬托、借物喻人及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1 解释并在课文中找出运用衬托的句子
3.2 解释课文中是如何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
3.3 解释课文中是如何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4、掌握并改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4.1 叙述自己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4.2 将老师给出的系统化学习方法和自己的学习方法相比较,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学任务分析】
1. 学习结果类型: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第一个目标的学习结果属于言语信息学习;
(2)第二个目标的学习结果属于智慧技能中的定义性概念学习;
(3)第三个目标的学习结果属于智慧技能中的定义性概念学习;
(4)第四个目标的学习结果属于认知策略学习;
2. 起点能力:(1)学生学习过文言文,具有一定的文言文常识
(2)了解衬托、借物喻人及托物言志的概念,并进行过相关的训练和写作
(3)有一定阅读基础
3. 学习条件:(1)必要条件:具备衬托、借物喻人及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的概念;具备文体的概念。
(2)支持性条件:学生具有基本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课文 叙: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本文作者周敦颐,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请同学们自己朗读文章,借助课文注释弄清字词含义疏通文意并翻译全文。
问:
(1)文章每段讲的是什么?
(2)综合段意,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 1、 朗读课文
2、 疏通文意
3、 讨论和回答问题
了解文体 问:
1、我们过去也学习过一些文言文,你觉得那些文言文的文体和我们今天学习的文章有什么不同?我们今天学习的文体的特点是什么?
2、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
明确:“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说”这种文体可以灵活地运用说明、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偏重于议论。 1、讨论并比较文言文文体
2、回答问题
3、概括“说”的特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