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28张,教案约5360字。
课题名称 《春江花月夜》 授课人 史生荣 授课时间 一课时
教材分析 唐诗作为中国文学的奇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鉴赏唐诗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和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非凡。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吸收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和形式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以和谐的歌调,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的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婉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开拓了诗歌的意境。《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受到明清以来诗论家的高度赞扬.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张若虚也因为这首诗,而成为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以\'孤篇盖全唐\'的“大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阅读中国古代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知识的积累。
2、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体味意境之美。
过程与方法 1、加强诵读涵咏,背诵诗歌;
2、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以学生自主赏析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的浓厚兴趣,体味诗文中的意境和情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学法指导 1、联想、想象教学法 2、粗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 2、讨论法。3、讲析法和点拨法。4、情境教学法。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完成预案上的练习
(2)教师准备PPT课件,课文朗读音频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课件1)
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仇,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当我们遥望明月之时,我们会想到哪些诗句呢?
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古诗词中月的几种含义:(展示课件2—5)
1、自然美景之清幽。
2、女子相思怀远之冷寂。
3、借月抒发人生感悟。
4、怀古伤今、离愁别绪之情。
师: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张若虚,这首诗就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 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就让我们来品味这篇千古美文。(展示课件6)
根据教师提问自由回答
例如:1、《山居秋暝》王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琵琶行》白居易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水调歌头》苏轼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4、《雨霖铃》柳永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出示幻灯片--古人的月亮情结的方法,概括月亮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迅速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使他们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情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