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3道题,约6740个字。

  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
  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亘古(gèng)嫉妒(jí)校对(jiào)憎恶(zēng)
  B.炽痛(chì)默契(qì)祈祷(qǐ)脑髓(suǐ)
  C.哽咽(yè )蝉蜕(tuì)可汗(hán)污秽(huì)
  D.确凿(záo)气氛(fèn)哺育(bǔ)讪笑(sh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 挚友狂斓和睦深恶痛绝
  B 宛转臃肿疏浚妇儒皆知
  C 屏障怪诞黎明锋芒毕露
  D澎湃澜语贫瘠锲而不舍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的一项是(3分)
  A. 语文老师不但要求学生善于用敏捷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而且要求学生能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思想。
  B. 他故意夸大其词,骇人听闻,使人乍听觉得大吃一惊。
  C. 近年来,杭州钱江新城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D. 在别人无论用怎样的眼神看你的时候都不动声色地微笑,从气势上压住对方,这是中心的表现。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B.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C.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5.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3分)
  A.《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描述了一幅幅日常生活中的鲁迅先生的画像,在平凡琐事中展现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非凡精神和气质。
  B.《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主人公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形象和感人至深的爱国志士形象。
  C.《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黄河颂”即歌颂黄河。题目点明了诗歌赞颂的对象和内容。
  6.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B.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D.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索。
  7、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
  B.淄博山水如画。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川、沂源”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
  C.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可供借鉴的多个角度。)
  D.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得有意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