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道小题,约10820字。

  2017年鼓楼区中考模拟试卷(二)
  语   文                          20170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卷上。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书写。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者行楷字抄写下面的诗句。(3分)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2.下面是纪录片《南京城》的解说词。请你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人独立自主的壮举,是这个民族对那个特定时代最好的馈(1)▲  赠。云锦,则是南京城一张古老而绚(2)▲  丽的名片。《红楼梦》里,云锦留下了华丽的身影。五彩斑lán (3)▲ 的雨花石,绽放的是浩然正气的生命之花。钟山龙蟠,石城虎jù(4)▲ ,南京正以博大的胸怀迎接八方来客。
  (1)馈  ▲  赠        (2)绚  ▲  丽       (3)斑lán  ▲         (4)虎jù  ▲  
  3.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第(3)题须填写作品名。(10分)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       。”                          (《论语》)
  (2)海内存知己       ▲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       ,对影成三人。                               (李白《    ▲   》)
  (4)      ▲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不畏浮云遮望眼,      ▲       。                      (王安石《登飞来峰》)
  (6)        ▲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7)而那过去了的,          ▲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8)南京市“汉语之星”大赛之前,小选手们个个志存高远,心怀信念,力攀汉语顶峰。正如杜甫在《望岳》中所写“          ▲        ,            ▲         。”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以文学作品作为南京地铁站的主题墙,这样的设计别具匠心,深受好评。
  B.大型实景演出《报恩盛典》融合声光电技术,场面恢弘,令人叹为观止。
  C.大自然的巧夺天工造就了晶莹剔透的雨花石,使他成为南京的一张重要名片。
  D.阅江楼在建筑设计上因地制宜,依山而建,临水而立,让南京拥有了独特的美。
  5.下列描写是文学作品中的哪三位人物?对应的正确选项是(  ▲  )(2分)
  ①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打着面小旗,他低着头,嘴里叼着烟卷,似笑非笑的随着大家走,一声也不出。
  ②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
  ③他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一只脚穿着破靴,一只脚穿着一只古怪的套鞋,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有洗过,只有他那对眼睛,那对永远发光的眼睛还跟从前一样。
  A.①闰土          ②孔乙己         ③阿廖沙
  B.①范爱农        ②罗切斯特       ③孔乙己
  C.①保尔          ②孔乙己         ③范爱农
  D.①祥子          ②范爱农         ③保尔
  6.根据情境,回答问题(4分)
  五月初,中央电视台的“朗读亭”正式进驻了育才中学。全校师生充满好奇,纷纷前来参观。小明此次中考模拟测试成绩不太理想,心情十分低落。他很想走进“朗读亭”,通过朗读,排遣心中的苦闷,重振信心。
  (1)请你在下列作品中推荐一篇适合小明朗读的文章,并说明理由。(2分)
  作品:《傅雷家书》、《孤独之旅》(曹文轩)、《谈生命》(冰心)
  ▲                                        
  (2)请你为该“朗读亭”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以吸引更多的学生走近它。(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                                       
  二、阅读。(41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4分)
  庵中晚思①
  (宋)陆游
  小庵摩②腹独彷徉,俗事纷纷有底忙?
  云影忽生鸦蔽日,雨声不断叶飞霜。
  经纶正复惭伊傅③,杂驳④犹能陋汉唐。
  卷尽残书窗已晚,笑呼童子换炉香。
  【注释】①此诗为陆游晚年著于山阴之作。题中的“庵”指他的书斋“老学庵”。②摩:此为“摸”。③伊傅:指伊尹与傅说二人。④杂驳:混杂不纯。这里指丰富的创作。
  7.请赏析第二联写景的妙处。(2分)
  ▲                                          
  8.通读全诗,品析尾联中“笑”字的内涵。(2分)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