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810个字。

  北京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
  2017东城二模
  (三)阅读《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完成20—22题。(共10分)
  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王利明
  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是一种对家和国的热爱,是一种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已经潜移默化为知识分子的精神支柱。今天,中华民族正奋进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更加需要知识分子厚植家国情怀,树立责任意识、弘扬担当精神。
  ②家国情怀首先表现为爱国情怀,是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挚爱之心。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具有强大感召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扎根在中华儿女的心中。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首先来自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这种认同不仅包括认可自己的国家、学习民族历史、传承文化基因,还包括为了国家、民族而奋发图强、努力工作的强烈责任感。家国情怀凝聚了无数知识分子的真挚情感,成为他们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从司马迁的“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到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到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无不是爱国情怀的具体表达。强调家国情怀,实际上就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倡导爱国爱家、报效国家。
  ③正是基于对国家的这份认同和挚爱,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为国家、民族的发展而不懈奋斗。深明大义的知识分子都会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怀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追求学有所用、报效国家、奉献民族。中国文化教导知识分子,读书治学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个人飞黄腾达,而是要精忠报国。这就要求知识分子在注重完善自我的同时,还要有积极入世、心系百姓的情怀,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境界。忧国忧民意识是因关切国家和民族命运而产生的忧虑,包含着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怕千难万险的大爱情怀。
  ④家国情怀把家和国紧密结合在一起。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只有完善自身修养,才能把家庭治理有序;家庭秩序井然,国家才能安定和谐。可见,个人修养与社会良知、社会担当和社会责任是紧密相连的,家国情怀通过家与国的结合,提倡个人道德自律与国家治理相结合、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为读书人树立了明确的理想追求,从而使自我道德约束与个人奉献社会的理想追求有机融合在一起。
  2017西城二模
  (三)阅读《怎样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完成20—22题。(共9分)
  怎样应对人工智能时代
  李开复
  ①重出江湖的AlphaGo①在棋枰上举重若轻,面对绝顶高手,转瞬间赢下60场,不仅棋界震惊,公众也叹为观止。面对比人类出色的人工智能,人类如何应对?
  ②回顾人类文明发展,任何新科技的出现都会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和发展。借助车轮和风帆,人类在数百年前就周游了整个地球;借助火箭发动机,人类在数十年前就登临月球;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人类创造了浩瀚缤纷的虚拟世界;借助人工智能,人类大大扩展和延伸了自己的未知领域,可以完成太多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使命……但是问题来了,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大量简单、重复性、不需要复杂思考就能完成决策的工作中取代人类。汽车将不需要人类驾驶,人类翻译将逐渐消失,人类交易员已开始被机器接替……有多少人将失去原有的工作?又有多少人将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到底是要做一个天天领着政府福利,躺在家里玩游戏,身形臃肿的废物;还是努力适应新时代,学习新知识,重塑自己在人工智能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大踏步向前走下去?
  ③人类在思想、情感、艺术这些领域具有人工智能无法超越的特质。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我们会“思考”,有“感情”,懂“生死”。人脑中的自我认知能力是机器所完全没有的。人类可以跨领域思考,可以在短短的上下文和简单的表达方式中,蕴藏丰富的感情。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