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88张,学案约15480字。

  第三节 材料的压缩与扩展
  俄国杰出的寓言作家克雷洛夫对自己的作品总是不断地加工修改,直到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形象生动为止。例如,他的寓言《杜鹃和雄鸡》的草稿有两百多行,而后来发表的这篇作品却只有21行。
  英国诗人拜伦的诗作热情奔放,极具感染力。在写作过程中,诗人总是激情满怀。在作品交付出版后,燃烧的激情常常让他把稿件抽回来重新修改,并不断补入新
  的诗句,甚至有时是在出版前的最后一分钟。他的《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一诗,先后费时一年,但是当诗稿交到出版者手中以后,他还是余兴未尽,又酣畅淋漓地补了一百多行诗句。
  由此看来,脍炙人口的作品往往是由作家运用魔术般的思维将材料压缩或扩展而得到的。
  1.作家巴金的两段对同样的景色描写有什么不同?各自表达的效果如何?
  【答案】
  段落 手法 表达效果
  A段 排比、白描 简洁明朗
  B段 比喻、排比、对偶、渲染 丰富、细腻、生动
  2.写“读后感”时应注意什么?
  【答案】 (1)写“读后感”关键是把感受写好。
  (2)一定要压缩后再复述原文。
  (3)压缩的内容要与“感受”相对应。
  3.怎么区分“必要信息”、“次要信息”和“冗余信息”?
  【答案】 (1)“必要信息”就是必须让读者知道的内容,包括必要的背景知识和让读者知道的主要内容。
  (2)“次要信息”指为了读者理解必要信息而提供的辅助性内容。
  (3)“冗余信息”是指不传递实质性信息或没有提供新信息的话语。
  但是,这三者不是固定不变的,此文中的“必要信息”在另一文中可能就变成了“次要信息”或“冗余信息”,决定变化的根本因素是写作的需要。
  4.扩展常用的方法有哪些?扩展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1)常用方法:一是强化,二是阐释。
  “强化”是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利用描写或修辞手段将其整体或一部分加以扩充。“阐释”就是对原有信息进行解说、阐发和补充。
  (2)扩展的作用主要是加深读者的印象,让作者所希望传递的思想情感能够更好地印在读者的脑海里。
  技法一 材料压缩的方法
  [技法•点拨]
  压缩的关键在于内容的选择,为此,我们要能够区分三种信息:必要信息、次要信息和冗余信息。
  信息种类 内涵的不同 在压缩过程中的处理方式
  必要信息 必须让读者知道的内容。由必要的背景知识和要让读者知道的主要内容两部分组成 保留
  次要信息 为了让读者理解必要信息而提供的辅助性内容 尽量减少
  冗余信息 不传递实质性信息或没有提供新信息的话语 大力芟除
  当然,必要信息、次要信息和冗余信息不是固定不变的,决定其变化的根本因素是写作的需要。
  方法一:摘要法
  在使用素材时,有时只需要素材的某个角度,或为了达到要言不烦的目的,我们应该根据表达的需要,从素材中提取某些与自己观点或写作角度相关的词语,并对其进行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