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题,约11030字。
一、积累应用
1.按要求填空
(1)脚著谢公屐,________________。(李白《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3)秦观《踏莎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了“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两则典故。
【答案】 (1).身登青云梯 (2).梦游天姥吟留别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4).驿寄梅花 (5).鱼传尺素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梯”“吟”“素”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2.按要求选择。
(1)某校举行了一场小型义卖活动,当地报刊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发表了一篇新闻稿。以下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义卖活动如期举行》B.《今天增是围吹斯汀》
C.《情满天下爱溢乾坤》D.《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小明瞬零通过了春考,被自己心仪的大学录取,以下诗句最适合他此时心情的一项是(______)
A.若教仙桂在平地,更有何人肯苦心。
B.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险津。
C.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
D.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
【答案】 (1).D (2).B
人肯苦心”,C项“皆有命”,D项“羞见长安旧主人”不合要求。
二、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社会性别”一词最早由美国人类学家墨尔•卢宾提出的。主要是指自身所在的生存环境对其性别的认定。它在社会环境的反应中形成,并在社会文化的变化中不断改变。社会性别不仅因时间而异,而且因民族地域而异, 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构成。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学者普遍采用这种视角来研究社会问题。
②近年来,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性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学者重视。为了考察社会性别因素在量化层面上如何影响公民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关注程度,社科院的一份调查问卷设计了“你时公共政策制定的关心情况”的问超。备选項有四个:“非常关心”、“关心”、“不关心”、“次傅”。不同社会性别的公民对该问题的回答结果见表1.
表1:_________3_________
社会性别 非常关心 关心 不关心 厌倦
男 292 1202 341 43
15.5% 64.0% 18.2% 2.3%
女 127 403 381 29
9.5% 59.9% 28.4% 2.2%
③从表一中看出,不同社会性别的公民,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对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都給予了高度的关注,这是我国公民参与领域的主流。男性选择“关心”的人数占49.9%,这意味着大多数公民对于国家的民主制度存在较高的认同感。从表一中同样能看成,在对公共政策制度过程的关注度上,不同性别的公民群体表现持一定的差异性,即女性公民群体比男性公民群体为低。
④而公民采用什么行为模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也是社会学家研究的重点,为了解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方法偏好,社科院的调查问卷害设计了如下问题,“如果有下列方法可供选择,你会选择哪种方法参与和影响政策制定?”该问题为多项选择题,备选项及具体答题情况见表2.共有4203人次进行了回答,其中,男性公民为2458人次,女性公民1745人次。
表2:不同性别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方法偏好
社会性别 全民公决 自己投票 委托他人 借助组织 消极抵抗 进行静坐 上书辅导 网上表达 酌情处理
男 715 544 107 109 112 61 135 265 332
% 38.07 29.8 5.70 5.80 5.96 3.25 7.19 14.11 17.68
女 418 377 77 76 77 42 109 197 320
% 31.19 28.33 5.75 5.67 5.75 3.13 8.13 14.70 23.88
1133 921 184 185 189 109 2.44 462 652
% 26.96 21.91 4.38 4.40 4.50 2.45 5.81 10.99 15.51
⑤在十项选择中,研究者可以发现当今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方法偏好,前四列中,“公民公决”、“自己投票”占选择人生的比例为48.87%。“借助组织”和“委托他人”这两项合计总选择人数的比例仅仅为8.78%。后六项中。选择“进行静坐”、“消极抵抗”这两种参与方法的人次仅仅占总参与人次的5.54%。“进行静坐”、“消极抵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