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310个字。

  第二单元◇9  海燕高尔基教、学案
  河南光山县南向店乡第一初级中学向芳传 QQ276396526
  教学时间:三课时总课时()
  教时 课型 具体时间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月
  日 星期
  午
  节
  第二课时 新授课 星期
  第三课时 训练
  教与学目标:
  1、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和品味作品形象及其深刻内涵。
  2、体会、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多种手法。
  3、体验和培养乐观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1、赏析海燕形象,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
  2、在反复诵读中,揣摩作品的语言和手法。
  【难点】1、象征手法的理解。
  2、作品的内涵及海燕形象的典型性。
  教与学方法点拨法、自读法、互动研讨法、比较阅读法、练习提升法。
  第一课时
  教与学过程:
  一、前测入课
  1、读准字音高傲ào  呻吟yín  翡fěi 翠掠1üè起蜿蜒wān  yán
  2、读写下列词语意思
  高傲:原指极为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贬义词,课文中贬词褒用,指
  清高、自负、不卑躬屈膝。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掠起:轻轻擦过或拂起。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弯弯曲曲地。
  翡翠:一种名贵的半透明的翠绿色的硬玉。课文比喻海浪。
  震怒:异常愤怒,大怒。震,情绪过分激动。
  二、了解作者、作品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希柯夫,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第一个伟大代表。二十世纪初,他的著名作品有《海燕之歌》《底层》《敌人》《母亲》等。还创作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高尔基以《海燕》(1901)迎接了二十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
  这首革命颂歌是他参加彼得堡示威游行后写成的。他用象征和寓意的艺术手法,热情歌颂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海风呼啸,阴云笼罩,波涛迎着轰鸣的雷声向上冲击。
  三、象征手法
  1、概念:象征手法是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换言之,象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表现手法。它是一种深入浅出、寄意深远的构思方式。
  2、象征与比喻修辞手法异同:①比喻要求喻体和被喻事物之间要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一样;象征也要求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可以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②比喻属于修辞范围,它可比喻抽象的事物,也可比喻具体的事物;象征则属于艺术手法,它与构思相关,属写作构思技巧,而不只是语言加工问题。③象征是针对全篇而言;比喻是针对某一句而言。④运用象征手法的文章中是不会出现本体的;比喻往往是会出现本体的。⑤象征是在不能、不敢、不愿的前提下,运用的写作手法;比喻的目的只是为了是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属于修辞手法。
  3、象征手法的作用(修辞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