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70个字。
第三单元11~15课教、学案
河南光山县南向店乡第一初级中学向芳传 QQ276396526
单元教学内容
课题 文体 作者 课型 教时
敬畏自然 散文 严春友 精读课文 三教时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 报告文学 吴岗 略读课文 三教时
旅鼠之谜 科学小品 位梦华 略读课文 三教时
大雁归来 散文 利奥波德 略读课文 三教时
喂——出来 科幻小说 星新一 精读课文 三教时
◇11 敬畏自然严春友教、学案
教时 课型 具体时间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月
日 星期
午
节
第二课时 新授课 星期
第三课时 训练 星期
教学时间:三课时总课时()
教与学目标:
1、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反问的作用。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
3、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1、把握作者的观点。掌握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
2、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
【难点】1、把握关键性语句的深刻含义。
2、辩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
教与学方法:点拨法、自读法、互动研讨法、比较阅读法、练习提升法。
第一课时
教与学过程:
一、散文知识介绍
(一)散文的分类
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性散文。
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这类散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如:《背影》《藤野先生》《枣核》等。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其基本特征是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也就是通过对景和物极尽其妙的艺术描写,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特定情思。这类散文较多含蓄和象征的成分。如《春》。
议论性散文:以议论为主,借助某种形象说理,直接的发表议论,其特点是议论、抒情和描写相结合。这类散文近似于杂文,但比一般杂文更具文艺性,如《敬畏自然》《松树的风格》等。这种散文的结构是:开头“提出问题”──中间“分析问题”──结尾“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层层推进,水到渠成。这种结构也称:引论——本论——结论。一般写作方法是:首先——接下来——因此(所以)
(二)散文的特点: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所谓“形散”,一般指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同一篇中,可以从一个人物的某个侧面或者一个先进事迹的片断谈起,但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随意选择,精心安排。“形散”还体现在表达方式的灵活多样。
所谓“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立意的角度而言的,就是要求立意高远,主题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如何广泛,表现方法多么灵活,都应围绕一定的中心,为中心思想服务。
写得好的散文,“形散”与“神不散”是和谐辨证的统一。散文的题材广泛,文章的“神”要“不散”,在结构上往往需要有一条鲜明的线索,把那些“散”的材料贯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散文多以时间变化、空间转移为线索;或以具体的人、事、物为线索;或以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二、学习课文
(一)读准字音。
咫尺zhǐ 鲲鹏kūn 蓬蒿péng hāo 混淆xiáo
深邃suì 佳肴yáo 狼藉jí 相形见绌chù
(二)依据意思填写词语:
1、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自不量力
2、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沾沾自喜
3、乱七八糟,杂乱不堪-----狼藉斑斑
4、比喻距离很近-----咫尺之间
5、不过这样罢了------不过尔尔
6、和同类事物相比,显出不足-----相形见绌
7、无法想象,难于理解-----不可思议
8、精细巧妙,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精巧绝伦
(三)初步认知课文课文内容
1、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不同于抒情性、叙事性散文,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这种文体主要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有论点,有论据,有论证。
议论性的散文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
2、理解题目中的“敬畏”的含义。
“敬”----有“尊敬”“崇敬”“恭敬”的意思。包含一种深深的爱护、珍惜和依恋之情。“畏”----“怕”之意。“敬畏”----作者鲜明地表达了这种“怕”是由于“敬”---“爱”—“惜”到了极点之后的“怕失去”、“怕破坏”、“怕改变”。包含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崇敬、爱护、珍惜之情,折射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作者谨慎、谦虚的态度。
3、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