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30张,文字材料约3360+4370字。
[语言运用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每晚六时许,城市的马路上来往的车辆不绝如缕,一些马路志愿者们站在路口,面带微笑地提醒那些准备“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人:为了您的安全,请遵守交通规则!
②引导社会力量办教育是普通百姓难以作壁上观的事,它不仅关系到教育资源多元化的配置,也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③久有盛名的秦武阳,为人既没有胆量,又缺少谋划,干大事而惜身,关键时刻引而不发,终不能成就大业。
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保持社会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就必须力戒浮躁心态,坚决反对坐而论道,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
⑤除了依靠政府强有力的打击之外,公民更应该运用自己的头脑对网络上鱼龙混杂的信息加以辨别分析,提高自身信息辨别力,要知道“谣言止于智者”。
⑥省就业中心将组织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增加知识,提高技能水平;尽力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再不会出现务工人员站在桥头、风餐露宿的情况。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解析】 ①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此处属望文生义。②作壁上观: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比喻置身事外,在旁不协助任何一方。③引而不发:比喻善于引导或控制,也比喻做好准备,待机行动。此处属望文生义。④坐而论道: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⑤鱼龙混杂:比喻好人或坏人混在一起。此处属于用错对象。⑥风餐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艰苦。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在每年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办,是各经济体领导人与工商界开展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工商界活动。
B.昌耀的诗总有一股旁人难以企及的壮硕的艺术精神。似乎不屑于浅斟低唱的一己情愫,而是要将土地的全部丰富性展示出来。
C.主题课堂教学模式是这所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关乎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设计,而且关乎课堂教学的效率。
D.截至去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突破10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1万公里、在建规模1.2万公里,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规模最大的国家。
【解析】 B项,成分残缺,在“似乎”前加“他”;C项,语序不当,应将“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设计”与“课堂教学的效率”互换;D项,不合逻辑,只有高铁运营里程与前面的内容构成包含关系,而“在建规模1.2万公里”不属于“运营里程”。
【答案】 A
3.将下面的句子变成三个单句的形式。
昌耀的《河床》,以辐射性的构思,无限伸展的空间序列形式,为我们勾勒了一幅黄河源河床的巨人般躺倒、巨人般屹立的形象。
【解析】 长句变单句(短句),要求先明确这个长句子的主干内容“《河床》……塑造……形象”,再将状语部分“以辐射性的构思,无限伸
……
河床
【画面内容】
漫画上一个小女孩坐在小船上,手拿双桨在人工小河中自由地前行。两旁是长出了绿枝的高楼和绿色的草地。
【寓意点评】
一个宜居的城市,河流带来的优美自然环境是不可或缺的。柔柔的流水,绿色的草地,自由的鱼与小鸟,成了拥挤、喧闹中的城市生存者无比宝贵的诗意安慰,平衡着城市的嘈杂,化解着城市的单调,并稀释着无数人多重挤压下的焦虑。
[识作者]
中国新诗史上的一座高峰——昌耀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1957年被打成“右派”,历尽坎坷,1979年冤案平反后重返文坛。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其新边塞诗歌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他历来被人们看作中国新诗史上的一座高峰。
著有《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昌耀四十年诗作精品》《昌耀的诗》《昌耀诗文总集》等,代表作有《慈航》《山旅》《划呀,划呀,父亲们》《河床》等。
[探背景]
昌耀青年从军,赴朝作战,受伤后转入地方,参加大西北开发。1957年因诗作《林中试笛》被打成右派,几十年间与磨难和贫穷相伴。《河床》记载了“反右”时期诗人以无罪的戴罪之身在西部乡村服刑的生命轨迹,以及在结束了那段岁月后,诗人置身于现代场景中,再次从那座大高原上折射的生命图像。
[巧识文]
新边塞诗歌
20世纪80年代出现于新疆的诗歌流派。主要诗人有杨牧、周涛、章德益等。严峻而旷达的边塞生活不仅冶炼了他们的灵魂,也铸造了他们诗歌的品质与气质。荒僻的自然界和奇异的边塞风情进入了他们的审美视野,他们的诗歌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的深沉和浓郁的当代性色彩。同时,新边塞诗歌摆脱了表层性描写的束缚,以一种隐含的、意向化的传达手段,使诗的思想寓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