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24张,文字材料约4460字。
高考传记突破系列之一
高考传记阅读考查综览
[高考动态]
一、考点阐释
最新《考试大纲》规定: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近几年高考卷,对传记阅读的考查呈现出以下特点和规律:
1.从选材看,传记涉及的人物主要有见识卓越的教育家、潜心研究的科学家、独树一帜的艺术家和为国为民的政治家。他们大都是传承爱国情怀、体现时代精神的人物。
如课标全国卷实用类传记阅读中的传主,2016年是数学家吴文俊、作家陈忠实、学者顾炎武,2015是学者朱东润、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2014年是爱国科学家邓叔群、科学巨人玻尔,2013年是“飞虎将军”陈纳德、爱国实业家卢作孚,2012年是科学家谢希德,2011年是画家黄宾虹,2010年是科学家袁隆平。
2.从题型看,兼具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题型既有客观选择题,也有主观表述题,形式多样,相对灵活。
3.从考查的知识点看,涉及理解语意、把握文意、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能力的考查。
总体来说,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是考查的三个重要方面。
二、近年来高考传记阅读曾经考查情况
卷别 题型 分值 选文特点 考查角度
课标全国卷 一个五选二,三个简答 25 1.人物都是传承爱国情怀、体现时代精神的人物 1.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山东卷 四个简答题 18 2.文本蕴含着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都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3.字数一般在1 500字左右 2.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3.把握文章结构
4.分析文章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5.分析语言特色
6.把握作者作传的观点态度、创作意图
7.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8.探究评价文本观点、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