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约3750字。
课 题 赤壁赋 课 型 文言文新授课
课 时 第1、2课时 教 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能力点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2.积累文言知识
教育点 1.学会阅读积累
2.体会作者豁达乐观的情怀
重难点 1.积累重点文言知识
2.学习景、情、理相结合的写作技巧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检查预习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板书课题
二、 目标导航,自主阅读
(PPT展示教学目标)
三、作者及背景简介
1、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