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 门 宴 (4份打包
6 第1课时.ppt
6 第2课时.ppt
练案11.doc
练案12.doc
练案11 鸿门宴(1)
本练案共2页,共16题,满分为67分,用时45分钟
一、打牢文言基础(48分)
1.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导学号 42454137( B )
A.美姬(jī) 飨(xiǎnɡ)德怀恩
帷(wéi)幕 目眦(cì)尽裂
B.鲰(zōu)生 所佩玉玦(jué)
卮(zhī)酒 刀枪剑戟(jǐ)
C.参乘(chénɡ) 戮(lù)力同心
瞋(chēn)目 七郤(xì)八手
D.芷(zhǐ)阳 彘(zhì)肩斗酒
刀俎(zǔ) 以肉啖(tán)虎
【解析】 A“眦”应读“zì”。C“乘”应读“shènɡ”。D“啖”应读“dà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3分)导学号 42454138( C )
A.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老交情。
B.范增数目项王 数:屡次。
C.大礼不辞小让 让:允许。
D.沛公则置车骑 置:留下。
【解析】 让:谦让。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 42454139( A )
A.①因击沛公于坐 ②不如因善遇之
B.①贪于财货,好美姬 ②得复见将军于此
C.①不然,籍何以至此 ②项王默然不应
D.①为击破沛公军 ②窃为大王不取也
【解析】 A因:介词,其后省略“之”,相当于“趁着”。B于:介词,相当于“对于”/介词,相当于“在”。C代词,相当于“这样”/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D为:介词,相当于“替”/动词,相当于“认为”。
4.下列关于通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 42454140( C )
A.距关,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
B.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陪”,陪同)
D.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解析】 “倍”通“背”,背叛。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 42454141( D )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D.封闭宫室,还军霸上
【解析】 A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程度副词,相当于“很”。B河南: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C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细细说来。D封闭:严密关住使不能通行或随便打开,古今同义。
……
练案12 鸿门宴(2)
本练案共2页,共10题,满分为49分,用时45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导学号 42454156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瞬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学书不成,去 去:离去。
B.又不肯竟学 竟:完成。
C.毋妄言,族矣 族:灭族。
D.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亡:灭亡。
【解析】 亡:逃亡。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B.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C.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D.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解析】 正确标点为: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D )
A.项籍小时候,学文字、学武艺都没学成,学兵法也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B.秦始皇巡游会稽时,项籍竟敢说将来可以取代他,可见项籍少怀壮志,抱负不凡,所以项梁认为他不寻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