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350字。

  八下第五单元21 ~ 25  教、学案
  河南光山县南向店乡第一初级中学 向芳传 QQ276396526
  单元教学内容
  课      题 文  体 作 者 课   型 教  时
  与朱元思书 骈体文 吴均 精读课文 四教时
  五柳先生传 传 陶渊明 略读课文 三教时
  马     说 说 韩愈 略读课文 三教时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序 宋濂 精读课文 四教时
  诗
  词
  曲
  五
  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七言律诗 刘禹锡 精读课文 一教时
  赤壁 七言绝句 杜牧 精读课文 一教时
  过零丁洋 七言律诗 文天祥 精读课文 一教时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词 苏轼 精读课文 一教时
  山坡羊  潼关怀古 散曲 张养浩 精读课文 一教时
  能力训练与提升 二教时
  ◇21  与朱元思书   骈体文   吴  均    南朝梁文学家
  教    时 课 型  具      体      时       间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月
  日 星期
  午
  节
  第二课时 新授课 星期
  第三课时 新授课 星期
  第四课时 训  练 星期
  教学时间:四课时         总课时(          )
  教与学目标:
  1、掌握本课实、虚词的各种含义。
  2、充分利用朗读与想象,培养文言语感,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品味写景的妙语佳句,掌握写景的方法与技巧,提高鉴赏与写作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1、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文言字词,品味妙语佳句,提高审美情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背诵的目的。
  【难点】1、掌握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教与学方法:诵读法、归纳法、讨论质疑法、练习提升法。
  第一课时
  教与学过程:
  一、了解骈文知识
  骈文,又称“骈体文”,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骈文的最大特点是讲求对仗,即所谓“骈偶”(两马并驾为骈,两人并处为偶)。全篇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性、词义相互配对,句子的字数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所以这种文体,晚唐时被称为“四六文”,以后历代相沿,到清代才叫做骈体文。其次是讲求平仄,上下联要平仄相对,平对仄,仄对平。其三是讲究用典,目的是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练。用典有明典和暗典,有时还将典故反用,起衬托、对比作用。为了追求形式美,骈文还讲究词藻华丽,大量使用颜色、金玉、花草等类词汇。骈文对唐宋以后的文学语言,特别是律诗、律赋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二、预习反馈
  (一)读准字音:
  缥(piǎo)碧    急湍(tuān)   轩(xuān)   邈(miǎo)   泠泠(líng)
  鸢(yuān)飞    戾(lì)天     经纶(lún)  横柯(kē)
  (二)口述课文内容
  三、入课学习、合作交流   认知常考字词注释表知识,将原文句译成现代汉语。
  通假字
  字 释      义 文        句 翻             译
  转 通“啭”,鸟叫声。 蝉则千转不穷
  反 通“返”,返回。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词类活用
  词 释              义 文    句 翻          译
  净 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风烟俱净
  流 动词用作名词,水流 从流飘荡
  东西 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走 任意东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