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000个字。

  广西贺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恻隐(cè)峰峦(luán)譬如(pi)情不自禁(jīn)
  B.攒动(zuǎn)莅临(wèi)凛然(lín)随声附和(hè )
  C.憎恶(è)骊歌(lí)炽痛(zhì)强聒不舍(guō)
  D.蹊跷(qiào)证券(quàn)赡养(shàn)踉踉跄跄(qiàng)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
  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B攒动 [cuán dòng],莅临 [lì lín];C憎恶 [zēng wù], 炽痛(chì tòng);D 蹊跷 [qī qiāo]。所以选A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忌讳弥漫鄙夷相题并论
  B.锁屑颓唐拮据孜孜不倦
  C.颤抖蜷曲剽悍矫揉造作
  D.徇职黯然造诣人情事故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A项:“相题并论“应写作“相提并论”,A错;B项:“锁屑“应写作“琐屑”,B错;D项:“徇职“应写作“殉职”,D错;故选:C。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一次演讲比赛中,他声情并茂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
  B.春天的黄姚古镇,细雨绵绵,云雾缭绕,青砖瓦房与小桥流水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C.参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后,这些英雄的事迹让我们不由得肃然起敬。
  D.三年来,我们跟语文老师相处融洽,相敬如宾,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D错用对象:“相敬如宾”指的是夫妻在地位平等基础上互相敬重、爱护、感恩,建立动态平衡和谐的良性关系。专用于夫妻间,不能用于师生间,使用错误。
  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广贺高铁建成通车后,使我市到广州的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B.我并不是否认你学习的进步,而是说你应该制定更合理的学习计划。
  C.回想初中三年,同学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D.一个热爱读书的人,虽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情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识判断。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A.缺主语:“--后…使”使句子缺主语;数量词“一倍”使用错误,改为“一半”。C.搭配不当。“深歌声”不能“浮现”。D关联不当。“虽然”改为“即使”。答案为B。
  【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是韩愈盛赞书法家张旭的话。
  B.这次文艺演出,你是参加?还是不参加?
  C.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D.他打扫卫生不认真,学习不努力,不团结同学,不尊重老师等等------真应该好好教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了解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本题用反选排除法,A句第一个句号在引号内,是直接引用;B句第一个问号应该是逗号,这是一个选择问;D句等等和省略号重复,应去掉一个。答案为C。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诗集《繁星》《春水》除了表示母爱外,还记录了作者零星的感受和玄想,文笔隽逸,艺术精巧。
  B.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作家。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C.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的《论语》与《大学》《中庸》《春秋》并称为“四书”。
  D.《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海燕之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阅读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C句中“与《大学》《中庸》《春秋》并称为‘四书’”对作品名称的分析是错误的,应为“与《孟子》《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