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4850字。

  株洲市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时量 150 分钟   分值 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23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
  季羡林
  鲁迅先生提出了“拿来主义”的主张,我们中国人确实从西方国家拿来了不少的西方文 化的精华。同时,我们也拿来了不少的糟粕。
  我曾提出了一个主张:“送去主义”。意思是把中国文化的精华送到西方国家去,尽上 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我的根据何在呢?
  我们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四大发明是人尽皆知的,勿待赘言。至于无数的看来似乎 是细微的发明,也出自中国人之手,其意义是决不细微的。我只介绍一部书,大家一看便知,这部书是阿里〃玛扎海里的《丝绸之路》。然而,日往月来,星移斗转,西方兴起了产业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影响遍及全世界。最早的殖民主义国家,靠坚船利炮,完成了资本主义原 始积累的任务。后来的帝 国主义国家,靠暂时的科技优势,今天制裁这个国家,明天惩罚那个国家,其劣根性至今没 有丝毫改变。
  现在屈指算来,西方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已经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拿走了不少优秀的精华,但是,仍然有许多精华,他们没有拿走。比如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其中有糟粕,也有 精华。眼前全世界大声疾呼的环保问题实际上是西方人“征服自然”的恶果,中国的“天人 合一”思想,如能切实行之,必能济西方之穷。另外,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 而获得成功,对世界其他国家就很有借鉴的价值。
  这些东西如珠子在前,叫人家,特别是西方,却偏不来拿。怎么办呢?你不来拿,我们 就送去。
  我们首先要送去的就是汉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汉语是“王”。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大部分和现代的智慧,也大部分保留在汉语言文字中。中国人要想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外国人要想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都必须首先抓汉语 。因此,我们要奉行 送去主义,首先送出去的也必须是汉语。
  此外,汉语本身还具备一些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优点。我在工作中发现:汉语是世界上最短的语言。使用汉语,能达到花费最少的劳动,传递最多的信息的目的,汉语之功可谓大矣。
  说来说去,一句话: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这既有政治意义,也有学术意义。我们 首先要送出去的就是汉语言文字。
  1. 对文中“送去主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奉行“送去主义”,既有政治意义,也有学术意义。我们首先要将汉语言文字送出去。
  B. “送去主义”要送去的,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精华,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等有价值的文化精髓。
  C. “送去主义”中最关键的任务就是要送去汉语言文字,因为汉语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D. 全世界环保问题是西方人“征服自然”的恶果,如能切实实行中国的文化,必能济西方之穷。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因为汉语言具备一些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优点,所以,我们才提倡“送去主义”。
  B. 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早已被其他国家的人们所记载。
  C. 作者在文中之所以提倡“送去主义”,原因之一是我们要尽上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
  D. 虽然西方国家拿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不少优秀的精华,但我们仍愿意奉行“送去主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鲁迅的“拿来主义”相比,该文的“送去主义”更体现了一种文化自信。
  B. 因为西方不知道如何拿,拿什么,所以,发展起来的我们才提倡“送去”。
  C. 早在古代,我们就有“送去”的先例,所以,今天,我们完全能够自信地提倡“送去”。...
  D. 真正的“送去”意义是重大的,不但可以让西方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还能解决他们许多问题。
  【答案】1. D    2. A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D 项,原文是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而非“中国文化”,扩大了范围。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D项混淆范围。
  2. 试题分析:A 项,把汉语言作为“送去主义”的唯一原因是错误的,夸大了汉语言的作用。
  3. 试题分析:B 项,作为“送去”的原因,文中并未提到西方不知如何拿和拿什么的问题,所以是错误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下面各题。
  黑夜里移动
  陈思宏
  漆黑的夜里,找光。
  柏林有一家餐厅,名为 Nocti  Vagus,此为拉丁文,Nocti 为“黑夜”,Vagus为“移 动”,意即“黑夜里移动”。这是一家没有光的餐厅。
  春夜微寒,我和 T 走进这家餐厅,室内明亮温暖,与一般餐厅无异。服务生马上过来招 呼,帮我们挂外套,问好,闲聊。所有的服务生都是盲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