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7560字。
宁夏吴忠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课内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善刀而藏之
B.暴霜露,斩荆棘
C.志气日益微
D.远具时羞之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善——缮,B暴——曝,D羞——馐。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高考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
注意积累。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此题中的均为形
声通假。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类活用分组正确的一组是( )(2分)
①毛血日益衰②李牧连却之③函梁君臣之首④礼天下之奇才⑤惜其用武而不终也⑥而告之以成功⑦忧劳可以兴国⑧祸患常积于忽微⑨良庖岁更刀⑩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A.①⑨/②⑩/③⑥/④/⑤⑦/⑧
B.①⑨/②⑦/③④/⑤/⑥⑧/⑩
C.①③/②⑦/④⑨/⑤/⑥⑧/⑩
D.①③/②⑩/④⑨/⑤⑦/⑥/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名词做状语/使动用法/名词动用/形容词做名词/意动用法。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
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
3.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戍卒叫,函谷举
B.泊牧以馋之
C.赵尝五战于秦
D.为天下笑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C为状语后置句,其余为被动句。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文言句式的题目,不要和现代汉语的句式混淆,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
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
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还有固定结构“唯***
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
“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对用“于”“以”引导。
4.下列句子中都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2分)
①因其固然②视为止,行为迟③可怜焦土④思厥先祖父⑤谓智力孤危⑥契丹与吾约为兄弟⑦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A.①③⑧
B.②⑥⑦
C.③⑦⑧
D.②④⑤
【答案】D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文言实词中的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的题目,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大致有几
种情况,一般的是古汉语的一个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而古汉语的一个词语就对应一个现代汉语
的词组,如“智力”对应的是“智慧、力量”,还有是此意的转移,词义范围的变化等,注意区分。
5.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秦以攻取之外 举以与人
B.与尔三矢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C.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与其所以失之者
D.赂秦而力亏 二败而三胜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凭借/把,B给/依附,C他,D表因果/表并列。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的此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
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依据文本中的,
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此题考核课本的虚词,注意积累。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带有评判性质,如高祖、武帝。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以指赴朝廷,也可以指赴京都。
C.工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官署名,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屯田、水利、交通等事物。
D.“明经”,选拔官员的科目,汉朝时候出现,被推荐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庙号不带有评判性质,谥号带有评判性质。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
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
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庙号不带有评判性质,谥号带有评判性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每题2分,共6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中的每个概念都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