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000字。
第四单元
单元要点:
本单元属于序言文章,包括《〈呐喊〉自序》《胡同文化》《〈宽容〉序言》《〈名人传〉序》四篇文章。学习本单元应重点掌握序言的写作知识、阅读方法、思想内容,提高对社科类文章的信息提取、内容概括、分析评价能力。更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阐述的道理,领悟语言魅力,养成读书读序言的良好习惯。
考纲透视:
阅读社科类文章(序言属社科类),能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能分析归纳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涉及知识点
重点透视:
序言:简称“序”,也作“叙”,或称“引”,是写在著作正文前的文章。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据说序始于孔子的《易》。古代多列于书末,如《史记· 太史公自序》,后来一般置于书前;列于书后者为“跋”,亦称“后记”。二者体例相同,因合称序跋文。序言内容比较广泛,形式也自由,感情色彩比较浓厚。情动于中,言为心声。如《名人传序》慷慨激昂,感情浓烈;《胡同文化》则委婉感伤,哀而不淫。
序分自序和他序。自序,一般说明自己写书的宗旨和经过,如《〈呐喊〉自序》;他序,是由别人写的,多介绍作者、作品和评论书的内容。
序的表达方式大都以夹叙夹议为主。偏于叙的有散文特点,如《胡同文化》《〈呐喊〉自序》;偏于议的有议论文的特点。散文式的“序”要以材料的丰富和文笔的多姿见长,论文式的“序”以论点的深刻和分析的透辟取胜。
序言承担着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著内容的作用。读序言,可以帮助我们 了解作家的生平经历及心路历程。如读《〈呐喊〉自序》可以进一步理解鲁迅的思想变化过程和弃医从文的经过,从而理解他对黑暗社会所做的反抗式的“呐喊 ”;读《〈宽容〉序言》,可以了解作者强调思想自由、提倡宽容精神的信仰。读序言,除了了解序言本身的思想宗旨外,还可窥见作品的思想意图及相关的内容。如读《〈名人传〉序》,我们可以把握《名人传》整体的主旨和格调,理解作者在其中表现的信念、感情。序言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作品,我们要养成读书先读序言的好习惯。为人作序,也要本着对读者、对社会负责的精神,深入了解作者,认真研究原著,不敷衍了事,要有真知灼见。
难点突破:
难点是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
分析概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包括体现作者观点的词语;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语;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如“我在年轻时候曾经做过许多 梦,后来大半都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呐喊〉自序》)这里的“梦”指作者年轻时的理想和追求,而在理想追求中惯穿始终的是作者救国救民的心。学习中应很好地体会。2、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包括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整个作品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句子;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文中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如“这不能 忘却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呐喊〉自序》)这是文眼句,黑暗社会下没能实现的救国救民理想 ,使作者感到寂寞、痛苦,作者时时难以忘怀“梦”,经过沉默思考更显得强烈而深沉,便诞生了新的历史时期的《呐喊》。3、归纳文章思想内容和中心思想,概括作者观点。4、分析文章结构。先从整体把握文章,然后考察句与句、段与段间的关系。
评价鉴赏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联系背景进行鉴赏。2、把握主体,鉴赏局部。、遵循文道统一,鉴赏表达技巧。4、正确评价作品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呐喊》自序
目标:1、了解鲁迅的生活经历及思想发展过程。(重点)
2、学习按时间组材,选择典型材料说明发展过程的写法;了解序的文体特点。(重点)
3、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呐喊》的含义。(难点)
4、学习鲁迅严于剖析自己,努力追求真理,积极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难点)
学法指导
阅读本文,要了解鲁迅写作《呐喊》的缘由,了解和概括鲁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从鲁讯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中体悟鲁迅追求真理,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的革命精神。
1. 《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短篇小说的结集。也是他的第一部小说集。小说集《呐喊》的篇目《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共14篇(第一版是15篇,包括《不周山》)。《呐喊》较多地描写农村生活和农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