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道小题,约16220字。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7届高三第十次月考试题语文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孔子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史记•孔子世家》),这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军事始终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强化军事史研究,对于推动整个历史研究,深化人们对历史现象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确实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就中国范围而言,军事往往是历史演进的最直观表现形态。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某种意义上便是一部军事活动史,抽掉了军事内容,就谈不上有完整意义的中国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军事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成为历史嬗变的指针。具体地说,最先进的生产力往往发源于军事领域,军事技术的进步在科技上呈现引导性的意义。《国语•齐语》记载的“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斸,试诸壤土”就表明军事技术的发展程度是整个社会生产力最高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尺。秦汉以降,军事技术的标尺地位仍没有丝毫改变,所有军事装备都是该历史时期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都起着带动其他生产领域工艺技术水平进步的重要作用。
  历史上中央集权,首先是对军权的集中,这从“虎符发兵制””杯酒释兵权”,到朱元璋以“五军都督府”代替“大都督府”,清代设置“军机处”等制度的设置和行政措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国家的法律制度与规章,也往往是在军队中首先推行,然后逐渐向社会推广。从这个意义上说,军队是国家制度建设的先行者,军事在国家政治发展中起着引导的作用。至于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也几乎无一例外以军事为改革中的主要内容,如商鞅变法中“尚首功”的措施等,更是完全以军事为中心的全面改革运动。
  就世界范围而言,军事史作为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无可怀疑的。西方早期的历史著作大都是军事史著作。与此相对应,军事史在历史学界,甚至整个学术界都拥有较高的地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中国军事学术思想,用比较规范与传统的概念来表述,就是中国古代兵学。所谓“兵学”,指的是中国历史上探讨战争基本问题、阐述战争指导原则与一般方法、总结国防与军队建设普遍规律及其主要手段的思想学说。它起源、萌芽于夏商周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独立的学术理论体系,充实提高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丰富发展于两宋迄明清时期,直至晚清让位于近代军事学。
  概括而言,中国古代兵学主要包括历史上丰富的军事实践活动所反映的战争观念、治军原则、战略原理、作战指导等内容,其主要文字载体是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兵书、其它文献典籍中的论兵之作以及唐到清朝诸多文集中有关军事的论述、“汉中对’’‘‘隆中对”等由史籍所记载的历代政治家、军事家的军事言行等,它们共同构筑起中国古代兵学思想的瑰丽宝库。
  (选自黄朴民《军事历史与兵学文化》,有删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历史上,与军队、战争有关的事情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争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焦点,是历史演进的外在表现形式。
  B. 中国历史发展中.军事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先进的工艺技术、优良的资源配置等往往最先使用在战争中。
  C. 中国历史上的中央集权的强化、法律制度的完善、改革举措的推行等往往会与军事相关联,这说明军事与政治关系密切。
  D. 中国古代兵学是一种军事学术思想,是善于征伐的古代军事学家对战争基本问题、指导原则、治军原则等研究出的思想体系。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华文明史与中国军事活动史不可分割,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有军事生活的渗透。
  B. 中国古代军事技术的发展程度自秦汉始体现出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该时代的最高技艺都会在战争中使用。
  C. 军队是国家制度建设的先行者,国家制定的法律制度等往往会先在军队中实施,总结经验教训后推广到社会其他群体。
  D. 夏商周时中国就出现了与兵学密切相关的内容,但此时兵学没有形成独立的学术理论体系,在宋明清时兵学得以丰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军事往往能最直观地反映中国历史演变发展的历程,如果没有军事内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变得残缺不全了。
  B. 在战争中使用的军事技术客观上带动其他领域工艺技术水平的进步,体现了战争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C. 西方早期历史著作和中国的历史文献、典籍等大都涉及军事史,说明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军事史都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D. 中国古代的兵学研究和兵学思想很丰富,兵学研究涉及战争观念、治军原则、战略原理、作战指导等,对它们的文字记载十分丰富。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D项,“善于征伐的古代军事学家”错误,范围缩小,原文有 “由史籍所记载的历代政治家、军事家的军事言行等”,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对兵学的研究还有政治家等,不限于军事学家。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B项,“自秦汉始”错误 ,原文有 “秦汉以降 ,军事技术的标尺地位仍没有丝毫改变 ”,这说明秦汉之前也有,同时前文引用的《国语•齐语》也说明先秦时期军事技术就是社会生产力的标尺。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C项,“中国的历史文献、典籍等大都涉及军事史”中“大都”错误。另外,这些文献古籍等涉及的兵学问题 ,未必就是军事史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
  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
  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这样大规模、这样专业化地吸引人才回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