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唐宋散文选读:同步测试卷(15份打包,含答案)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优化方案粤教唐宋散文选读:同步测试卷(10).doc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优化方案粤教唐宋散文选读:同步测试卷(11).doc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优化方案粤教唐宋散文选读:同步测试卷(12).doc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优化方案粤教唐宋散文选读:同步测试卷(13).doc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优化方案粤教唐宋散文选读:同步测试卷(14).doc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优化方案粤教唐宋散文选读:同步测试卷(15).doc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优化方案粤教唐宋散文选读:同步测试卷(1).doc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优化方案粤教唐宋散文选读:同步测试卷(2).doc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优化方案粤教唐宋散文选读:同步测试卷(3).doc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优化方案粤教唐宋散文选读:同步测试卷(4).doc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优化方案粤教唐宋散文选读:同步测试卷(5).doc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优化方案粤教唐宋散文选读:同步测试卷(6).doc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优化方案粤教唐宋散文选读:同步测试卷(7).doc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优化方案粤教唐宋散文选读:同步测试卷(8).doc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优化方案粤教唐宋散文选读:同步测试卷(9).doc
高中同步测试卷(一)
第一部分 单元检测卷
第一单元(A卷)
(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
一、语言基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逾越(yú) 睥睨(bì)
窥视(kuī) 偃仰(yǎn)
B.伎俩(jì) 夷狄(dí)
嘉树(jiā) 无垠(yín)
C.径直(jìnɡ) 堡坞(wù)
贬谪(dí) 傥荡(tǎnɡ)
D.安慰(wèi) 疏数(shǔ)
施设(shī) 更换(ɡēnɡ)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窃会计之余功
窃:利用
B.其势益张
益:更加
C.不以物伤性
以:因为
D.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胜:成功
3.下面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其城之内外皆涂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下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日光烛之
B.旦起下视,白云满川
C.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5.下列各组中,多义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至是则亦穷矣觉宇宙之无穷
B.终夕潺潺,久而益悲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C.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十余级乃得度乡人凿石容磴以度
二、阅读理解(6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9分)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 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
高中同步测试卷(三)
第二单元(A卷)
(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
一、语言基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蚍蜉(pí)(fú) 卓效(zhuō)
遁迹(dùn) 宝藏(zànɡ)
B.书帙(zhì) 勉强(qiánɡ)
羸弱(léi) 污垢(ɡòu)
C.雨霁(jì) 嵩山(sōnɡ)
沮丧(jǔ) 睢阳(suī)
D.秩序(chì) 载重(zài)
遏制(è) 髯客(rǎn)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聊以志吾之乐尔
B.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
C.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
D.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 组:印绶
B.是岂不为六一乎 岂:难道
C.子欲逃名者乎 名:名声
D.吾负三宜去 负:负责
4.下列句子句式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育于竟陵太师积公之禅
B.又束于寺中
C.结庐于苕溪之湄
D.时河南尹李公齐物黜守见异
5.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因诵嵩所读书
B.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
C.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D.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二、阅读理解(6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9分)
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余矣。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籍时尚小,粗问巡、远事,不能细也。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
……
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五)
模块综合检测(五)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文明发展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从早期先人们在岩壁上或陶土中留下的许多抽象的情感符号,再到后来随着文明进步应运而生的具象写实,印证着解剖学、透视学、色彩学等学科的成熟与完美。尤其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以后,具象写实的技能象征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而到现代主义时期,人们又反观抽象,重新挖掘其中的奥妙与价值,这是人类文明观念的升华,是人类审美情趣的轮回生发,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征。
在视觉艺术领域,具象与抽象往往是优势互补、相映成趣的。往往在具象表面的深层有着抽象的严谨结构、节律关系与构成美感,这就是画面的形式美感。因此在一幅画中,具象往往给人以具体、生动、感性和直观入世的感觉,而抽象则赋予画面以归纳、概括、理性与超然出世的情趣。具象的生活感受加上抽象的形式美感,共同构成了画面的诗情画意与作者的真情实感,具象与抽象的配合仿佛使画面如虎添翼,为画面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在维也纳分离派代表人物克里姆特的笔下,主体人物以具象写实的面貌出现,给人以充满亲和力的现实美感,同时背景又以图案式的抽象美来呼应衬托,各种不同的纹样肌理效果交相辉映,以特有的点、线、面,黑、白、灰与色彩对比的节奏和律动谱写了一曲曲充满装饰意趣的乐章,给人以华丽、柔美、神秘和妩媚之感。西班牙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的画,以具象的表现手法来描绘抽象的、梦境般的荒诞主题和奇异理念。具象的细腻表现手法仿佛充满魔力一般,将人们引入作者虚构的幻想王国,在那里,各种抽象的形而上的创作理念又将人们带到那悖理的、反逻辑的、荒谬怪诞的理想乐土,或迷离,或恐惧,或费解,或好奇,人们仿佛经历了一场噩梦,在睡意中体味着人间的冷暖。在我国传统画的发展历程中,尤其到了“海上画派”,对传统的变革与对西法的消化,造就出了诸如虚谷、吴昌硕等现代文人画大师,前者在符号般造型、渴笔淡墨的点画中将自己的出世思想与超脱精神以淡泊的笔调自然生发,使画面具象的视觉符号与抽象的结构肌理得到了很好的结合,活脱脱地勾画出了一个出家人的精神风范与审美情趣;而后者则以金石般的笔法、淋漓的笔墨通过具象的梅、兰、竹、菊等折枝花草来抒写胸中块垒与抽象的意趣,真可谓“书画同源”“气韵生动”,正如画家自己所云:“苦铁画气不画形。”
总之,具象与抽象好似绘画中的一对孪生兄弟,有着割舍不断的血缘亲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构筑起现实与理想间的桥梁。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期先人在岩壁上或陶土中留下的抽象的情感符号和文明进步的具象写实,都印证着解剖学、透视学、色彩学等学科的成熟与完美。
B.文艺复兴运动以后,具象写实的技能象征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现代主义时期,抽象技法又被人们重新挖掘出了其中的奥妙与价值。
C.在视觉艺术领域,具象与抽象往往是优势互补、相映成趣的。在具象表面的深层往往有着抽象的严谨结构、节律关系与构成美感。
D.具象往往给人以具体、生动、感性和直观入世之感,抽象赋予画面以归纳、概括、理性与超然出世之趣,两者可融合在一幅画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现代主义时期从具象写实又重新回到抽象,是人类文明观念的升华,是人类审美情趣的轮回生发,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征。
B.具象的生活感受加上抽象的形式美感,共同构成画面的诗情画意与作者的真情实感,具象与抽象的配合为画面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C.虚谷、吴昌硕等现代文人画大师同属“海上画派”,他们变革传统,消化西法,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