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14后赤壁赋.doc
13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doc
13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ppt
14后赤壁赋.ppt
15荔枝赋并序.doc
15荔枝赋并序.ppt
16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doc
16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ppt
单元过关检测卷(四).DOC
13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莫言作品“语言肆虐”?
2012年10月12日《都市女报》第01版刊有《一个永远不会为奖写作的人》一文,文中说:
莫言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但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新奇著称,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
“肆虐”,意思是任意残害、为害。如“瘟疫肆虐”“洪水肆虐”“贪官肆虐”。形容一个作家作品“语言肆虐”,是说不通的。揣摩引文的语境,可改为“语言汪洋恣肆”。汪洋: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恣肆:酣畅淋漓地肆意发挥。“汪洋恣肆”:形容文章、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潇洒自如。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单头
走近作者
简
介 王勃(约650—约676年),字子安,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聪敏好学,16岁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于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作
品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
15荔枝赋并序
“苇编”还是“韦编”?
2012年初,陕西韩城举行“史记韩城•风追司马”民祭“史圣”司马迁活动,设25万元奖金向全球征集司马迁祠楹联及民祭司马迁祭文。楹联和祭文特等奖均为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所获。熊的获奖楹联是“苇编秦汉无双士,信史中华第一人”。联中的“苇编”无疑是“韦编”之误。韦,本指去毛熟治的兽皮,引申指柔软的皮革及皮绳。《辞源》对“韦编”解释为:“古时无纸,以竹简写书,用皮绳编缀故曰韦编。……后因作古代典籍的泛称。”后人还用“韦编三绝”(编连竹筒的皮绳断了多次)比喻读书勤奋。“苇”指“芦苇”,“苇编”只能是把芦苇编起来,置于上述联语中显然不通。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吴铭
走近作者
简
介 张九龄(678—740),又名博物,字子寿,谥文献。唐朝韶州曲江(今韶关)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张九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担任宰相的岭南人,有“当年唐室无双士,自古南天第一人”的美称。他一生三度入朝,在朝廷前后任职20余年,历任左拾遗、左补阙、中书舍人、秘书少监、中书令等职,“开元之治”凝结着张九龄的不朽功绩。
……
单元过关检测卷(四)
(测试时间:120分钟 评价分值:120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A.徐孺(rú) 潦水(lǎo) 鹤汀(tīnɡ) 叨扰(dāo)
B.绣闼(tà) 骇瞩(zhǔ) 帝阍(hūn) 弱冠(ɡuàn)
C.相答(xiānɡ) 栖鹘(xī) 寂寥(liáo) 戛然(jiā)
D.环诡(ɡuǐ) 攒萃(zǎn) 殆销(dài) 见拟(nǐ)
解析:A项,“叨”读tāo。C项,“栖”qī;“戛”jiá。D项,“攒”cuán。
2.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
往事并不如烟,2012年将是中国经济史上重要的转折点。从年初的增速下行到年底的触底回暖,每一步变化都拉动着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的神经。对于备受关注的资源税改革,相关研究者认为有望成为中国基础品价改革和电力体制改革攻坚克难的重要切入点。
A.往事并不如烟 B.触底回暖
C.拉动 D.攻坚克难
解析:C项,“拉动”与“神经”搭配不当,此处应为“牵动”。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A.春运期间,各地出行人数大幅上涨,各地铁路、公路、民航交通等部门高度重视,全力保障旅客出行安全畅通。
B.在多次测试完毕后,中国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