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20字。
语文课堂教学与思维能力
(本文获全国中语会青年语文教师研究中心第四届论文评比二等奖、省中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
溧水县第一初级中学    陈培龙(211200)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同样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训练力度。
一、引导学生注意力集中,进而达到思维集中
    “集中”是指事物在人脑中获得最清晰、最完整的反映。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启动学生思维,必须首先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迅速接受语言信息,抓住要点,作出反映。例如,在讲解《口技》一文时,在学生读完全文后,我引导学生回味讨论全文,要求学生用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口技人表演的赞美,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善”一字上,学生就能紧扣“善”字来组织自己的思维,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全文两次用四个“一”字(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列数道具,暗示“简单”,衬托表演者表演的“善”(不是靠外物);正面描写口技表演跌宕起伏,富于变化,突出表演者表演的“善”(精彩);侧面写宾客的神态、动作、情感、心理,淋漓尽致,犹如亲临现场,烘托出口技人表演的“善”(以假乱真)。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思考,从而领悟到本文所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口技人表演技艺的高超,因而把他们的注意力指向这一点,集中到对“善”的体会理解上,这就完成了对学生思维导向的引导任务。
二、设计问题要针对学生个性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学生的个性差异表现在气质、性格、兴趣和能力方面,这为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提供了心理依据。教师在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差异的基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