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00字。
在作文中增添人文色彩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积累有价值的材料。
2、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话题作文材料运用的技巧。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话题作文材料运用的技巧。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人是有格调和气质的,作文和做人一样,也须重视格调和气质,王国维说“有境界自成高格”,读司马迁、苏东坡的诗文就会读出与众不同的“味”,这种“味”便是“超凡脱俗”的格调。格调高雅是高考作文得高分的关键。有的学生作文品位低下、格调不高,据阅卷场反馈的信息,很多考生就是因为“材料平庸,格调低俗”而失分:他们所选材料往往是小学里的,初中的,班级里的,同学的,那种大师级的令人震撼的例子实在少见,与大师心灵对话更是寥若晨星。我们的作文为什么不表达对古人跨时空的“人文关怀”呢?我们为什么不去尝试写作阅卷场深情呼唤的“人文关怀”的文章呢?
下面我们来看近5年高考四川满分高分作文是如何成功的。
二、近5年四川作文话题及优秀作文材料使用展示(课件展示1)
01年“诚信”
《守住心灵的契约》 尾生、荆轲、蔺相如。
02年“心灵的选择”
《心灵的选择》林则徐、文天祥、孟子、诸葛亮;《 无愧我心》 颜斤蜀、阿喀琉斯、瞿秋白、鲁迅、北岛。
03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只缘身在此山中》 唐朝诗人崔护、刘禹锡、杜甫,宋朝李清照、苏轼;《一个关于“偏见”的偏见》 唐朝名僧慧能、雪莱、王籍、王安石、叔本华、但丁、艾克曼。
04年“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遭遇挫折,笑对痛苦》王勃、李白、刘备;《风,可以穿越荆棘》狄金森、梭罗、苏轼、凡·高。
05年“忘记和铭记”
《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席慕容、东坡、陶潜、易安居士、海子、三毛、凡·高;《烟随风逝,名随史流》项羽、司马迁、李白、杜甫。
学生讨论、总结:材料中的人物都是些什么样的人物?
一类是文化名人,特别是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化名人,自然科学方面很少,革命家也很少;第二类是艺术形象,大多数是经典作品中的广为人知的形象;第三类是著名作家、诗人。
纵观近5年四川高考满分、高分作文,可以发现其中鲜明特色:选择文化、文学名人事迹作文章材料。
(课件展示2)
文化名人,指对文化有深刻影响的历史人物或艺术形象,前者如叔本华、凡·高、牛顿、司马迁、昆德拉、林则徐、文天祥、孟子等等,后者如阿喀琉斯、赵云、农夫。文学名人,指古今中外著名作家、诗人,如杜甫、苏轼、冰心、海子、三毛、但丁、雪莱等等。
练习(课件展示3)
请为其中一个话题选择文化、文学名人作材料。
例如:孔子、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尼采、史铁生……
三、材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