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6430字。
200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上)期末检测试题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座号:_____
说明:本试卷分客观题(选择题)和主观题(非选择题),本试卷总分
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请把答案写在答卷上!!
一、客观题(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5分)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附和(hé) 离间(jiàn) 称职(chèng) B、嗜好(shì) 辍学(zhuì) 畸形(jī)
C、惬意(qiè) 挑衅(xìn) 腼腆(tiǎn) D、弓弦(xián) 玷污(diàn) 恐吓(xià)
2、下列有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旁鹜 不言而喻 禁固 B、浩瀚 味同嚼辣 蒙胧
C、斟酌 面面相觑 腼腆 D.诘难 无与纶比 阴晦
3.句中词语运用恰当的是( ★ )
A、在学习上,他虚心好学,见异思迁,因此取得了优异成绩。
B、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赛场上屡创佳绩,实属妙手偶得。
C、北京水资源日渐匮乏,所以我们应该敝帚自珍,节约用水。
D、恐怖分子制造了骇人听闻的“9·11事件”,激起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强烈愤慨。
4、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 )。
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 ;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 ;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 ;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
(1) 相识的陌生人 (2)、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3)、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4)、不停的絮絮叨叨
A、(2)(4)(1)(3) B、(4)(2)(1)(3)
C、(2)(1)(3)(4) D、(1)(3)(4)(2)
二、现代文阅读
(一)
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形式。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组合就是印刷机和排版术。
5、这个文段作者论证的主要观点是( ★ )
A.知识是创造的基础,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B.主动地运用知识是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
C.只有认识到要活用知识才能有创造性思维。
D.只有持之以恒不断尝试才能有创造性思维。
6、古登贝尔克组合印刷机的关键是( ★ )
A.在单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大面积均等压力。
B.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大容量均等分布。
C.将葡萄压榨机的大面积均等压力,加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
D.将葡萄压榨机的大容量均等分布,加在单个硬币打制器上。
(二)
①许多人或许没有意识到,太空将逐步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巨大的资源宝库。目前研究已经知道,月球和其他行星上,存在着大量的铁、硅等资源。而且,人类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