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50个字。
25、《短文两篇》教案
台州前所中学陈桂红
学习目标:
1、 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2、 体会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3、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习重难点
启发学生多角度理解,珍视其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习过程
导入
你了解古代神话故事有哪些呢?(学生七嘴八舌)
太阳,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个具有永久魅力的话题。下面两篇短文的内容都与太阳有关,其中所体现的古人的探索精神值得我们思索。首先我们来看《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
一、听朗读,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饮于河、渭(wèi) 弃其杖(zhàng)
二、文学常识
《山海经》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地理博物志,书中除了介绍风土之外,也收录了许多民俗传说,后人可以藉由此书,一窥古人对于大自然的奇妙观点与记录。 共收录18篇神话。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
三、字词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 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四、合作探究
1、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表现夸父的宏大志向,巨大的力量、气魄(积极意义)
自不量力(消极方面)
2、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夸父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一个英雄,他神奇、力大无比,喝干黄河、渭水两条大河仍不解渴。他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不仅表现他本领大,更丰富了这个英雄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