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题,约7660字。
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格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宋词是由唐诗发展而来的 ▲ 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和音乐两方面的特点。宋词的流派众多,佳作 ▲ ,其中最具代表的婉约、豪放两大流派将宋词推向文学高峰。直到今日,宋词仍 ▲ 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很高的艺术享受。
A.别树一帜 层出不穷 熏染 B.别出心裁 不绝如缕 陶冶
C.别树一帜 层岀不穷 陶冶D.别出心裁 不绝如缕 熏染
别树一帜:树:立;帜:旗帜。比喻另创一家或另创局面。
别出心裁: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层出不穷:层:重复;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熏染:熏陶与沾染。
陶冶:指怡情养性,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1.(3分)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长征的胜利,靠的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来完成的。
A.句式杂糅,删去“来完成的”。
B.在去年热带西太平洋综合考察活动中,中国科学家对两套深海潜标成功地进行了改造,破解了深海观测数据实时传输的世界难题。
B.正确
C.为了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和金融市场环境,应关闭引发恶性案件的“校园贷”平台,取缔贷款利率高、催收手段极端的小公司。
C.动宾不搭配“维护”与 “环境”不搭配 整治环境
D.人与人之间最好的默契,并非是有人懂你的“言外之意”,而是有人懂你的“欲言又止”,也就是知道你想说而没有说出的那些话。
D.不合逻辑。默契是有人懂你的“言外之意”,并非是懂你的“欲言又止”
2.(3分)B
3.某校举办对联大赛,下面是某学生就“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蓬莱阁”四大名楼拟写的对联。所拟对联与楼名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云鹤俱空横笛在,古今无尽大江流。
②海市蜃楼仙人境,忠臣孝子紫殿高。
③眼底乾坤千里月,胸中忧乐万重山。
④孤鹜落霞生秋水,才人江上送夕阳。
A.①③④② B.③①④② C.③②④① D.④②③①
3.(3分)B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您借走《古文观止》已有数月,望能璧还于我。
B.拙作奉上,深感不安,请不吝赐教。
C.获悉贵店开张,家父特备薄礼一份,敬请笑纳。
D.母校将迎来百年庆典,期待您拨冗光临。
4.(3分)A璧还:敬语,原璧退还。用于归还原物或推辞谢绝赠品。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宇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假如说话有艺术,听话当然也有艺术。 ▲ 。说话之用譬如衣服,一方面遮掩身体,一方面衬托显露身上某几个部分。我们绝不谴责衣服掩饰真情,歪曲事实。
①不过,不求甚解,总该懂得大意。
②听人说话,最好效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
③责怪人家说话不真实,等于责怪一篇小说不是构自事实,一幅图画不如照相准确。
④若要细加注释,未免琐细。
⑤如果自己未得真谛,反一笔抹煞,认为一切说话都是撒谎造谣,那就忘却了说话根本是艺术。
A.②①⑤③④ B.⑤②③④①③ C.②④①⑤③ D.⑤③④②①
5.(3分)C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元故楼主簿行状
宋 濂
君讳国华,字彦英,姓楼氏。为义乌智者里人。曾大父慧、大父绍、父浚,皆隐德不仕,而君父以家大穰为邑重望。至君乃不复事厚积,独好诗书,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