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30字。
第8课 美丽的颜色
教学目的
1.积累词语,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了解作者。
2.理解并学习居里夫人的品格。
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积累语言,了解作者。
2.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前不久,我们学习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那么,请问谁是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 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谁?
明确:居里夫人。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丽的颜色》,了解居里夫人提炼出镭的过程,感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散文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文章的线索、文眼等,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
一、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语,校正读音:
简陋(lòu) 炽热(chì) 猝至(cù) 窒息(zhì) 吹嘘(xū) 沸腾(fèi) 咽喉(yān) 溶液(yè) 触目(chù) 踱步(duó) 炽热:温度高,极热。
猝:突然。
窒息 :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吹嘘:夸张地宣扬。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 有了。
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 亲。
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二、整体理解
㈠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7):居里夫妇工作的环境。
第二部分(8-18):研究的艰辛与快乐。
第三部分(19-25):“镭”闪射着迷人的光芒。
㈡课堂探究
1.本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2.居里夫妇是在哪儿发现镭的?他们工作的环境怎样?
明确:居里夫妇是在娄蒙路的棚屋里发现镭的。工作的环境非常艰苦,因为这是一个残破的小屋,棚顶是玻璃的,夏天燥热得像温室;冬天下雨的时候雨会落在地上,工作台上,下霜的时候,把人都冻僵了,同时还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另外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又极其简陋,没有排有害气 体的“通风罩”等。
3.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他们是怎样分工的?
明确:第 一年里,他们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之后,他们进行了分工,提炼镭的工作由居里夫人一个人来完成。
4.居里夫人是怎样工作的?
明确:她做的是壮工的工作,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在烟的刺激下,用铁条连续几小时搅动沸腾着的材料。长年累月的工作,一个人搬运容器,移注溶液。
5.怎样理解比埃尔说的“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