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必修4练习题(13份打包,含答案)
2017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检测)第三单元 达标训练10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检测)第三单元 达标训练8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检测)第三单元 达标训练9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检测)第三单元 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检测)第四单元 达标训练11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检测)第四单元 达标训练12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检测)第四单元 达标训练13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检测)第四单元 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检测)第一单元 达标训练1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检测)第一单元 达标训练2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检测)第一单元 达标训练3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检测)第一单元 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基础夯实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盗跖(zhí) 嗟怨(jiē)
临邛(qiónɡ) 前合后偃(yǎn)
B.罪愆(qiān) 衔冤(xián)
衣裘(qiú) 湛湛青天(zhān)
C.煞尾(shà) 邹衍(yǎn)
提防(dī) 苌弘化碧(chánɡ)
D.埋怨(mái) 错勘(kān)
忤逆(wǔ) 古陌荒阡(mò)
解析B项,“湛”应读“zhàn”;C项,“煞”应读“shā”;D项,“埋”应读“mán”。
答案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苌弘化碧 金壁辉煌 中西合璧 断壁颓垣
B.棉里藏针 情意绵绵 杳无音信 拖沓冗长
C.屈打成招 委曲求全 燕侣莺俦 农圃之畴
D.寒喧一番 煊赫一时 心照不宣 大肆渲染
解析A项,“金壁辉煌”应为“金碧辉煌”;B项,“棉里藏针”应为“绵里藏针”;D项,“寒喧一番”应为“寒暄一番”。
答案C
3.导学号5068000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三幕开场是招众人唾弃的程婴四处浪荡乾坤,前来认父的赵武极其失望;得知真相的赵武在众人帮助下杀死屠岸贾,重入宫殿。
B.由于出现了雾霾天气,专家建议有晨练习惯的人,在这种天气状况下最好不要外出,如果外出活动,应该忍气吞声,用鼻子呼吸。
C.每到周末或放假,孩子们常常会相约去看电影,但是现在电影院播放的大多是适合成年人看的电影,适合孩子们看的却凤毛麟角。
D.拉登之死,为美国反恐战争画上阶段性句号铺设了台阶,为美军顺水推舟地撤离伊拉克和阿富汗提供了理由,事实上美国也这样做了。
解析A项,浪荡乾坤:形容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此处望文生义。B项,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句中属于望文生义。C项,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错用对象。D项,顺水推舟:比喻顺应趋势办事。符合语境。
答案D
4.(2015课标全国高考Ⅰ)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C.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D.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语序不当,“从现在起到年底”应置于“国家大剧院宣布”之后;B项,句式杂糅,句中用了“人们面对……会……”“这类形象会引起……”两种句式;D项,成分残缺,“被冠以‘史上最严’称号”的主语应是《食品安全法》。
答案C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锣鼓杂戏又名“铙鼓杂戏”,主要流传
……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缥缃/缥缈 寒暄/烜赫 罪愆/悭吝
B.伺候/伺机 谛听/花蒂 昧心/央浼
C.剑鞘/皮鞘 蟊贼/广袤 枭首/凫水
D.勒死/勒紧 挣揣/踹门 忤逆/木杵
解析A项,piǎo/piāo,xuān/xuǎn,qiān;B项,cì/sì,dì,mèi/měi;C项,qiào/shāo,máo/mào,xiāo/fú;D项,lēi,chuài,wǔ/chǔ。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窥视 夙愿 笑靥 负屈含冤
B.暮霭 绣闼 校勘 煞废苦心
C.嗟愿 嫡亲 惶惑 穿流不息
D.鸾凤 禀赋 缛礼 唇枪舌箭
解析B项,“废”应为“费”;C项,“愿”应为“怨”,“穿”应为“川”;D项,“箭”应为“剑”。
答案A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 。阅读散文,我们能体味到鲁迅的 ,冰心的 ,梁实秋的幽默机智,丰子恺的清雅淡泊。“情”是散文的命脉和灵魂,对于散文的“情”来说,真挚 。
A.情趣 冷峻深沉 温和娴雅 至关重要
B.情趣 冷峭阴沉 冲淡平和 至关重要
C.情调 冷峭阴沉 温和娴雅 举足轻重
D.情调 冷峻深沉 冲淡平和 举足轻重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情趣”是情调趣味的意思,比“情调”多了一层“趣味”的内涵。根据散文的文体特征,第一空选“情趣”。“冷峻深沉”和“冷峭阴沉”都有态度严峻的意思,“深沉”指沉着持重,“阴沉”指天阴的样子,形容鲁迅,应选“深沉”。“温和娴雅”比“冲淡平和”感情更浓,适合形容冰心,“冲淡”有感情减弱的意思。“至关重要”是最重要的意思,“举足轻重”指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语段强调真挚的重要,选“至关重要”。
答案A
4.导学号50680006(2016全国高考甲)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
……
基础夯实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诩(xǔ) 肖像(xiāo)
虔诚(qián) 残羹冷炙(zhì)
B.玄虚(xuán) 孱头(càn)
冠冕(miǎn) 弦外之音(xuán)
C.羡慕(xiàn) 连累(lěi)
脑髓(suí) 礼尚往来(shàng)
D.出售(shòu) 给与(jǐ)
剔除(tī) 潜移默化(qián)
解析A项,“肖”应读“xiào”;B项,“弦”应读“xián”;C项,“累”应读“lei”,“髓”应读“suǐ”。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妨碍 无尚光荣 国粹 并行不背
B.摩登 发扬国光 观摩 明察秋毫
C.辩白 急风劲草 辨识 磕头贺喜
D.追溯 勃然大怒 腥红 概莫能外
解析A项,“尚”应为“上”,“背”应为“悖”;C项,“急”应为“疾”;D项,“腥”应为“猩”。
答案B
3.导学号5068001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 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 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A.但是 不管 可是 因而
B.可是 纵使 然而 因此
C.因为 不管 然而 当然
D.然而 虽然 但是 所以
解析根据文意及句间关系来确定。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城管人员白天执法,晚上练摊,折射民生之困,同时也佐证:一个城市要“面子”,更要要“里子”。诚如是,这位城管员也可以冠冕堂皇地利用业余时间练摊了。
B.针对此事件,作为盟友的英国人认为,你监视我,却指望我无动于衷,这怎么可能呢?投桃报李,礼尚往来,人之常情。
C.我们使用的复习资料题型陈旧,毫无新意,这种残羹冷炙是很难保证复习质量的。
D.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解析A项,“冠冕堂皇”,比喻外表很体面,实际并不如此,此处应为“光明正大”。B项,“礼尚往来”,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也用来指你对我怎样,我也对你怎样,此处用的是后一个意义,正确。C项,“残羹冷炙”,剩下的饭菜或别人的施舍,讲义陈旧与此两义都无关。D项,“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不能用于第三方,在本句中没注意使用对象的限制。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调查结果显示,40%以上的老年人在消费时曾经被骗,最容易让老人被骗的消费品是:保健品、促销品、旅游商品及预付费消费等。
B.法新社援引李克强“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的话称,李克强的表态意味着中央政府将在大范围削减开支上做出表率。
C.烟花一向和贴春联、守岁等被列为中国传统的春节习俗,但由于对空气污染现状的担忧,民众对燃放烟花爆竹的热情正在悄悄退去。
D.许多行车记录仪和监控摄像头记录下了陨石坠落的景象,滑行速度非常快,坠落时发
……
综合检测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导学号5068003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
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也罢,摸起来全像玻璃。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未来,虚拟事物将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幻觉。
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1953年偶然发现的。一天,美国化学家爱德华•马林克罗德特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正是微弱的交流电导致了这种幻觉。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由于静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来。电荷的数量将随着交流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着时间变化。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这种轻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测试表明,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比如,当电流频率在400赫兹时,屏幕摸起来像一张纸,而在80赫兹时,则像凹凸不平的皮革。原则上,设计者还可以用这个效应来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者应用程序。例如,我们可以把电子书的页面做成像真实的纸张一样粗糙。当然了,这种虚拟的质地感目前让人感觉还不太自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的手机或者ipad上,任何图标再不会摸起来千篇一律都像玻璃了。
在现实世界中,一个装满东西的筐总比没装东西时提起来更加费劲些。可是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比起真实世界还缺少一样元素:力感。
美国科学家伊德•科格特正致力于改进虚拟键盘,使它用起来感觉更像真实的键盘:当你按下一个键的时候,你的手指会感到有一股轻微的抵挡力。科格特的设计也用到了电振动的原理。他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所以,最后的效果是两个方向上的振动之合力。我们只要事先把两个振动调整到合适的“步调”(在物理学上称为相位),这股合力就可以把手指一瞬间推向左边,一瞬间推向右边。由于振动频率非常高,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垂直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经测量,这个力大约70毫牛顿,大致相当于按下一个真实的键时所受的抵抗力。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就可以在虚拟键盘上获得真实的按键体验。
总而言之,未来触屏技术将极大地改变我们跟数字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对于信息,我们将不仅局限于看和听,还可以触摸。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
(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有删节)
1.下列关于“触幻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借助触幻觉,在触摸屏上,你手指下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看、听,还是摸、闻,都可以像一件真实的物品。
B.在指尖大小的地方,要达到对虚拟事物的操作与操作真实物体差不多的效果,唯有借助触幻觉,才可能以假乱真。
C.灯亮时插座表面好像变粗糙了,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移动时会感受到轻微的震动,都可以表明正是交流电导致触幻觉的产生。
D.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
解析第一段中说:“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也罢,摸起来全像玻璃。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A项属于夸大其词。
答案A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味觉和嗅觉还完全没有,而对触觉的模拟已经开始。
B.由于大脑能把手指皮肤的周期性振动解释成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所以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
C.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设计者可以用这个效应来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应用程序。
D.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让人产生力感。
解析B项,因果倒置,原文是“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答案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
A.在即将到来的超级触屏时代,触屏手机将极大地丰富人们的触觉体验,使人们对虚拟事物的操作跟操作真实物体毫无差别。
B.科格特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而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水平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
C.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因此,未来的世界将不会再有虚拟与真实的区别。
D.目前,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它的虚拟质地感让人感觉还不太自然,有待进一步完善。
答案D
解析A项,“毫无差别”过于绝对,原文是“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B项,张冠李戴,末句中“水平方向”应为“垂直方向”;C项,强加因果,无中生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