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一般阅读<br>
【考试目标】<br>
1 .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br>
2 .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语句。<br>
3 .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能看出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文章的思路。<br>
4 .感受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文章的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态度或观点。<br>
5 .正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能概括文章的中心。<br>
6 .体会文章中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br>
7 .初步领会和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及其作用。<br>
8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r>
9 .能从一定阅读目的出发,用一定的速度(每分钟 500 字左右)略读浅显文章,迅速把握大意。<br>
10 .能背诵或默写有此项要求的基本课文的段或篇。<br>
【复习指导】      一个人在一生中要不断地读书、学习,而要读书、学习就离不开阅读。可以说,阅读是我们打开人类知识宝库的一把金钥匙。<br>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初中生一般阅读能力的训练培养宜从“感知一理解一揣摩”三个步骤进行。<br>
1 .感知。<br>
所谓感知,是指通过初读了解文章全貌,粗知大意及其梗概,也即从“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br>
如何做到从“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呢?这就需要我们在第一遍的初读中,边读边把一些生字、难词、难句,以及明显显示作者思路的文章各组成部分,如标题、小标题,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词、句、段,以文章中心意思作的开头、结尾或议论、抒情等,分别用不同符号画出来。在纵览全文之后,就应据此粗略地感知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如叙述的事情的梗概,说明的事物的概况,论述的道理要点等),作者写作的目的又是什么,文章大概说了几层意思,这几层的意思彼此之间是怎样的关系。<br>
在“感知”这个步骤中,重要的是通过对文章进行粗略的测览从而求得对其全局性的整体感知,而不是对文章零星的、片断的、局部的意思的把握。<br>
初读阶段形成的整体“感知”印象,是下一步“理解”文章的必要的基础。如果缺了这个基础却去孤立、静止地研读字、词、句,探究其所谓的微言大义,那么结果只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整体“感知”是阅读的必要步骤。<br>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